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太赫兹内耳成像(业界动态)

发布于 3 天前 · 浏览 385 · IP 广东广东

观察内耳,目前的影像技术依旧是CT 或 MRI,均属于毫米级的。耳蜗作为内耳中负责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的核心器官,精细结构的损伤是听力障碍的主要成因,但是,传统成像技术因分辨率不足或穿透力所限,不能够直接而精准的观察耳蜗的复杂细节。

近日,在世界权威的《Optica》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由日本早稻田大学、神户大学和大阪大学共同完成的科研课题。他们首次利用太赫兹成像技术(THz Imaging) 以微米级分辨率清晰展示了小鼠耳蜗的三维结构。这项技术为听力损失疾病的无创诊断开辟了全新路径。

太赫兹波 (Terahertz, THz) 介于微波与中红外之间的独特频谱,具有低能量和组织安全性,穿透力强,对生物分子敏感。

他们采用非线性光学晶体内一个非常小的区域产生直径仅 20 微米的太赫兹点光源从1560 纳米近红外光产生太赫兹波,从而实现对耳蜗的精细扫描。 


img

太赫兹成像仪


img

微米级成像


img


img


img

太赫兹耳蜗 3-D 成像

耳蜗位于耳朵深处,充满淋巴液,他们将系统小型化,插入耳道。另外,他们还开发了更强大的太赫兹源,以到达更深的结构。该项技术推动了医学影像的革命,将传统的毫米级成像发展到了微米级,而且,还不造成明显的身体损害。

太赫兹成像技术实现小型化,可以被整合到内窥镜和耳镜中,实现无创体内成像,用于耳蜗疾病的诊断。

随着进一步发展,这项技术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耳部疾病诊断方法,实现对神经性听力损失和其他耳况的现场观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早期治疗。

传统成像方法常难以观察器官的精细构造,3-D 太赫兹成像技术让我们看到耳蜗内部的微小结构,而不造成身体的任何损伤。

损伤 (110)

最后编辑于 3 天前 · 浏览 385

2 1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