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家中输注头孢曲松致死,120出诊分享!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女,71岁
【主诉】:院外输液时突发昏迷10余分钟。
【现病史及既往史】:2025.05.09 09:58 分我院行政值班人员接120调度电话,某某镇某某村,有一名70岁左右老人在家中静脉输注头孢曲松时突发昏迷,现在需要我们出120,出车的护士声音急促的通知我,说家中有学医的自己在家中输头孢曲松,现在昏迷了。我说头孢过敏等我们到怕是挂了,或者现在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急救车一路鸣笛,救护车和医护人员 10:03分出发,10:11 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才知道,患者并非在自己家中输液,而是位于赤脚医生家院子中)。到达现场后立即查看患者,患者瘫坐在竹椅上,头偏向左侧,左上肢静脉输液状态,口唇青紫,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未触及颈动脉搏动,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血压测不出。眼睛快速环顾一圈周围,未发现木板及硬板床,旁边有2名六七七岁的男老人和一名60多岁的女老人,都未穿白大褂,也未见到营业执照及医疗急救器材。女老人站在患者的头部扶着椅背。我问女老人你是患者什么人?其他家属呢?她说她是乡村医生,已经给患者的家属打电话了,目前还没有到,应该马上来了。以往患者经常输注头孢曲松的,现在输着的是葡萄管酸钙。我们到之前她已经用两支肾上腺素,我一边听赤脚医生叙述,一边协助其他急救人员,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给予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关闭原来左上肢输液器的开关,10:15给予肾上腺素 0.5mg肌注,10:18 开通左足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100ml+地米10mg 静脉滴注,停止左手静脉通道输液,10:20第一次心电图,心电图呈直线,无正常心电活动波形。继续给予心肺复苏,10:20左右患者家属(孙子、孙女)到达现场,告知病情,嘱其家属报警。10:24再次评估患者,患者仍无意识,无自主呼吸,颈动脉搏动触摸不到,瞳孔散大固定,口唇青紫较前加重,血压测不出,10:25第2次心电图仍呈一直线。继续持续给予心肺复苏。10:30左右患者儿女(赵某某、赵某某)到达现场,再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家属病情,患者病情危重,目前已无生命体征,患者家属要求继续抢救。10:38行第3次心电图,各导联均呈直线。10:45给予肾上腺素 0.5mg静注,10:47左右警察到达现场,行第4次心电图检查,各导联均呈直线,10:54给予氯化钠500ml 静滴,整个抢救过程持续给予心肺复苏。10:58再次与患者家属沟通,现已尽力抢救45分钟,患者仍无生命体征,多次心电图检查均为一直线无心电生理活动,达到临床死亡。家属表示明白病情,放弃抢救,家属(患者儿子赵某某)签字后停止抢救,整理相关用物后救护车和医护人员于11:05离开现场。11:20回到医院。马不停蹄的书写120出诊记录,完善病历,一波又一波的接卫健、卫生监督的电话。23:30左右接派出所电话要求笔录。答应叔叔肯定是义务配合做笔录但是也要等5月10号!
【检查】:



【临床诊断】:呼吸心跳骤停;死亡;头孢曲松过敏休克?
【治疗经过及结果】:


总结与讨论
1.关于主诉我第一次写的是“赤脚医生家中输液时突发昏迷10余分钟”,同事说我这种写是抹去“赤脚医生”曾经作出的丰功伟绩。为此我专门查了一下“赤脚医生的定义”
背景:赤脚医生是中国历史上特定时期的一个群体,主要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活跃,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他们通常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但经过短期培训后,为农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起源:即毛主席时代的“六二六指示”,强调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通常是短期培训,掌握基础医疗知识和技能,比如接种疫苗、处理常见病、接生等。他们的贡献在于填补了农村医疗资源的空白,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卫生水平。
赤脚医生:中国农村医疗的守望者
20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农村活跃着一群“赤脚医生”——他们脚踏泥土、肩背药箱,经短期培训后扎根乡土,用简易器械和草药守护农民健康。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他们普及疫苗接种、处理常见病、推广卫生知识,成为基层医疗网的“神经末梢”。尽管医疗水平有限,却以贴近群众的实践,大幅降低传染病死亡率,为农村公共卫生奠定基础。其精神至今影响中国乡村医疗体系建设,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朴素价值。
2,请教各位老师要是你出诊此患者会怎么写主诉呢?
3.这种到现场时就已无生命体征,死亡的病人还是继续抢救?怎么抢救呢?
4.我们抢救的流程存在什么不足?
最后编辑于 1 天前 · 浏览 3.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