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预充氧,让麻醉诱导与气管插管更安全
预充氧是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前的关键步骤,旨在通过提高患者肺内氧储备,延长安全窒息时间,降低低氧血症风险。
常规方法
一、理论基础
正常情况下,人的氧需求量是200~250 ml/min,预充氧的患者可能有5~8 min的氧储备。这在麻醉诱导后通气延迟的情况下,可以让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前的窒息耐受时间增加。然而,如果患者的氧需求量增加(比如脓毒血症或妊娠),或者功能残气量减少(比如病理性肥胖或妊娠),那么血氧饱和度下降前的窒息耐受时间就会缩短。
在患者自主呼吸的情况下,氧流量控制在6~8 L/min,面罩吸氧35 min。或者在吸入纯氧的情况下,让患者做3次以上的深呼吸。这样预充氧后,超过90%的正常功能残气量(大约2 L)会被氧气充满。
二、常见操作方法
面罩通气:使用紧密贴合的面罩以高流量氧气(10~15 L/min)进行通气,持续3 min的正常潮气量呼吸或30 s的4次深呼吸。
高流量鼻氧(HFNC):通过鼻导管提供加热湿化的高流量氧气(50 L/min),闭口呼吸可提高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吸气压力支持(PS)和呼气末正压(PEEP),适用于低氧患者。
表 1 NIPPV常用通气参数

监测指标
呼气末氧浓度(EtO2):EtO2≥90%表明预充氧充分。
氧储备指数(ORI):ORI≥0.6持续1 min,尤其适用于肥胖或孕妇。
脉搏氧饱和度(SpO2):理想值100%,但SpO2对早期低氧不敏感。
方案优化
一、体位
头高位:25°~30°头高位(反Trendelenburg体位)可延长安全窒息时间,尤其对肥胖患者。
亦有研究表明,仰卧位可能导致更快的氮复吸入,但证据尚不明确。
二、特殊患者的方案优化
1.肥胖患者
推荐方法:HFNC联合面罩通气,或NIPPV(PS+PEEP),头高位可延长安全窒息时间。
注意事项:需延长预充氧时间(>3 min),EtO2监测比SpO2更可靠。
2.孕妇
推荐方法:需要更高的氧流量(10 L/min),监测ORI以确保充分氧合。
注意事项:妊娠子宫可能减少功能残气量,需避免仰卧位。
3.低氧患者(如急性呼吸衰竭)
推荐方法:NIPPV(PS+PEEP)为标准方案,HFNC可作为辅助。
注意事项:避免纯氧(100%FiO2)导致吸收性肺不张,80%FiO2可能更安全。
4.儿童与急诊患者
推荐方法:面罩通气为主(HFNC可用于配合度低的患儿),通气时长2 min即可。
注意事项:急诊快速序贯插管(RSI)中,HFNC的持续使用可减少插管期低氧。
5.困难气道患者
推荐方法:联合HFNC与面罩通气,或在插管期间持续HFNC以提供窒息氧合。
注意事项:需备好抢救通气设备(如声门上气道)。
实用建议
1.避免纯氧的不良反应:100%FiO2可能增加肺不张风险,80%FiO2在部分患者中效果相当且更安全。
2.时间与效果评估:3 min预充氧对部分患者不足,需根据EtO2或ORI调整时间。
3.舒适性与依从性:HFNC和面罩通气的舒适度优于标准鼻导管,可提高患者配合度。
4.紧急情况备用方案:在“不能通气不能插管”情况下,高流量鼻氧联合声门上通气可作为补救措施。
总结
预充氧需根据患者生理状态(如肥胖、低氧、妊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设备,联合监测指标(EtO2、ORI)优化效果。HFNC和NIPPV在危重患者中优势明显,而传统面罩通气仍是基础。未来需进一步研究不同策略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最后编辑于 1 天前 · 浏览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