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你理想的急诊科布局是什么样子的?

发布于 4 天前 · 浏览 5412 · IP 山东山东

前一段时间,新院区建设,在急诊科布局的时候,征求我们的意见,当时提了不少,但是最终采用的很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交流一下?

最初我们科各个科是独立的诊室,后来搬到现在的楼里,有一个大厅,作为诊疗区域,尤其是晚上,围绕大厅集中了内、外、神经、妇科、皮肤、眼、口腔、耳鼻喉科及彩超、抢救室,急诊手术室,一旦遇到复杂的病例或抢救,大家喊一句都能够立马到位,不管会诊抢救都非常及时,所以现在回到以前各个独立诊室,真的是不习惯了。总结了一下当时提到的意见,总结了以下内容,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想法:

1.所有候诊病人及未明确诊断或需要观察的病人,等候就诊及暂观病人一定是放到医生视野可及的范围,也就是说,医生的诊桌是开放式的,一抬眼就能够看到病人的情况。

2.诊桌的位置,一定不要用封闭式的,医生后面有一个能够随时疏散逃离的通道,而不是遇到事情,被堵在里面逃无可逃。

3.急诊各个科室,尤其是夜间,最好在一起,一是方便会诊抢救,同时人多,也是安全的保障,一是医疗安全,大家一碰头,很多的疏漏就可能避免,有些小科,如果在自己科室原来的位置,晚上一个科室守着一层楼,安全是没法保障的。

4.科室布局的时候,要设计好隔离通道,抢救室有隔离区域。

5.抢救室隔离区域设计好负压。

6.全急诊区域应有完善的监控。

7.全急诊区域应设置有院内广播呼叫系统,一是为了抢救时及时协调,二是为了必要时的疏散,如火灾,传染病,重大抢救等情况。

8.急诊入门时一定是分诊区域,分诊后面是抢救室。保证真正的需抢救病人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分诊处置。

9.抢救室一定处于急诊区域的核心位置,最近的一定是内外神经胸痛等抢救概率最高的科室,其他科室分布于外围。

10.发热门诊及肠道等独立于急诊区域但不宜太远,与急诊区域应有直达通道,平时可关闭但不应锁上。

11.地面应用防滑材料。

12.柱子及墙角、座椅桌子等应有弧度,必要时可包裹,避免磕碰。

13.医护工作位置应布置有紧急呼救按钮,可采用脚踏式。

14.医生工作位置应布置有独立的脚踏或感应式洗手装置。

15.座椅不宜采用软包,不利于消毒且容易破损,

16.洗手间隔间内应有呼救按钮。

17.所有墙边均有可抓握的横杆或把手。

18.诊室内墙上应布置好足够的插座及数据接口,而不是再外接接线板。

暂时记下了这么些。回头再补充。

最后编辑于 4 天前 · 浏览 5412

9 13 1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