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结肠特殊形态息肉的识别与诊断


近期我们收治1例极具临床价值的病例,特此分享,期望为大家在消化道息肉诊疗工作中提供参考。
病例信息及诊治经过
患者女性,56岁,因常规健康体检行结肠镜检查。内镜至乙状结肠时,发现一形态特殊的息肉样病变:呈细长蠕虫状,蒂部稍狭窄,头部膨大如鼓槌,与常见腺瘤性息肉形态差异显著。凭借内镜下特征性表现,初步怀疑为少见类型息肉(炎性纤维性息肉),经内镜下圈套完整切除并送检病理。
临床启示
1. 重视内镜特征识别:炎性纤维性息肉多表现为细长蠕虫样或鼓槌状外观,当发现此类形态特殊的息肉时,需高度警惕本病可能,避免漏诊。
2. 病理诊断关键:正常肠黏膜结构与特征性的黏膜下血管扩张、水肿改变是诊断核心,需与腺瘤性息肉、其他类型息肉等鉴别。
3. 潜在风险警示:虽属非肿瘤性病变,但文献曾报道顶部糜烂的炎性纤维性息肉出现腺癌转化,提示术后需规范随访。
4. 流行病学特征:中老年患者多见,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小肠发病罕见,与本病例特点相符。
此类病例临床报道较少,易被忽视。建议在日常诊疗中加强对此类特殊形态息肉的关注,通过内镜精准识别与病理综合分析,欢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附加1例0-Isp型分叶状息肉


最后编辑于 2 天前 · 浏览 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