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出台1号文件!清退501名医务人员,有护士悲愤丢评优证书…
近日,封丘县医管委出台1号文件。
为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障整个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转,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作出了一个艰难决策,全面排查基层卫生院,不合理使用编外人员的情况。
这一查可不得了,竟然有644名编外人员,未经批准,擅自任用。

于是,挥泪斩马谡,决定精减清退。
对501名第一学历高中以下,职称初级以下的临聘人员,依法依规予以清退。

这一举措,每年能为基层卫生院节约2000余万元。

有媒体评论,这种清退就像给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打了一针强心剂,让这个快撑不下去的医疗机构,稍微有了一丝喘息机会。
这次清退,如一记警钟。奔流浩荡的时代,想在职业上刻舟求剑,寻求一成不变,追求所谓的“铁饭碗”,无异于缘木求鱼。
更何况,编外身份,本就是"体制体验卡",千万别被一时的繁华渐欲迷了眼,把一份合同工作,当成终身饭票。就像租房客,不能指望永远不搬家,得随时做好退租的准备。懂吗?各位。
据传,一位被清退即将告别岗位的护士,将自己获得的一本鲜红的先进工作者证书,和穿了无数个日夜的白大褂,一起扔进了垃圾桶。

这位护士,2012年5月1日入职,在医院里一干就是13年。人生能有几个13年?



封丘这场医院编外人员大清退风暴背后,是一些医院持续多年的隐性膨胀。就像超市里的临期食品货架,编外人员长期处于体制边缘:干着正式工的活,拿着临时工的薪,顶着"二等公民"的帽子。如今财政收紧,医保收紧,最先被撤下的自然是这些"临期商品"。
对医院而言,是无奈之举,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最后编辑于 3 小时前 · 浏览 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