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食物和营养推荐
人生的路,走走停停是一种闲适,边走边看是一种优雅,边走边忘是一种豁达。
本文主要介绍糖尿病的最新食物和营养推荐。
一、食养原则和建议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包括长期高糖、高脂肪、高能量膳食等。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践行合理膳食和积极运动,一直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表1 糖尿病诊断标准

根据营养科学理论、中医理论和目前膳食相关慢性病科学研究文献证据,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食养提出8条原则和建议。
1.食物多样,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
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做到食物多样、主食定量、蔬果奶豆丰富、少油、少盐、少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保证每日能量适宜和营养素摄入充足。合理膳食是指在平衡膳食基础上,以控制血糖为目标,调整优化食物种类和重量,满足自身健康需要。主食要定量,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以全谷物、各种豆类、蔬菜等为好,水果要限量;餐餐都应有蔬菜,每天应达500g,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天天有奶类和大豆,常吃鱼、禽,适量蛋和畜肉,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减少肥肉摄入,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控制盐、糖和油的使用量。
2.能量适宜,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
推荐糖尿病患者膳食能量的宏量营养素占总能量比分别为: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45%~60%、脂肪20%~35%。膳食能量来自于谷物、油脂、肉类、蛋类、奶类、坚果、水果、蔬菜等食物。糖尿病患者能量需求水平因人因血糖调节而异,应咨询营养指导人员来帮助确定全天的能量摄入量和运动量,制定个性化的膳食管理、血糖和体重控制方案。
3.主食定量,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相对指标,选择低GI食物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在选择主食或谷物类食物时,可参考我国常见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表,低GI的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简单说就是引起的餐后血糖波动比较小,有助于血糖控制。主食定量,不宜过多,多选全谷物和低GI食物;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等低GI食物,应占主食的1/3以上。
4.积极运动,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
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后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30~45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要占50%以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骑车、乒乓球、羽毛球、慢跑、游泳等。如无禁忌,最好一周2次抗阻运动,如哑铃、俯卧撑、器械类运动等,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将日常活动和运动融入生活计划中。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避免低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参考范围下限通常为3.9mmol/L)。
5.清淡饮食,限制饮酒,预防和延缓并发症。
预防和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重点是强化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先要控制油、盐、糖,不饮酒,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在理想水平。培养清淡口味,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25g以内,少吃动物脂肪,适当控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预防血脂异常。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g。同时,注意限制酱油、鸡精、味精、咸菜、咸肉、酱菜等含盐量较高的调味品和食物的使用。足量饮用白水,也可适量饮用淡茶或咖啡,不喝含糖饮料。
6.食养有道,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
坚持辨证施膳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7.规律进餐,合理加餐,促进餐后血糖稳定。
进餐规律,定时定量,是维持血糖平稳的基础。规律进餐指一日三餐及加餐的时间相对固定,定时定量进餐,可避免过度饥饿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而导致的进食过量。
8.自我管理,定期营养咨询,提高血糖控制能力。

图1 成人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和建议
二、成人糖尿病患者的食物选择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一项反映食物生理学效应的参数,用于衡量人体进食一定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所引起的2小时内血糖变化大小。低GI食物对血糖影响较小,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多选低GI食物。以一次性摄入50g葡萄糖的GI为100,摄入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尤其是以谷、薯、杂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品,如果:GI≤55,为低GI食物;55<GI≤70,为中GI食物;GI>70,为高GI食物。
所有食物注意食不过量。低GI食物如进食过多也会加重餐后血糖负担;高GI食物并非完全限制食用,适当少食并通过合理搭配也能帮助维持血糖稳态。
表2 各类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分类表

三、不同证型食药物质推荐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阴虚热盛证采用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叶、决明子、莲子等;气阴两虚证采用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椹、枸杞子、葛根等;阴阳两虚证可选用山药、茯苓、肉桂等。把日常膳食和传统中医养生食谱相结合。糖尿病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根据不同中医证型选择合适的食药物质。
表3 糖尿病不同证型食药物质推荐

成人糖尿病食养方举例:
(一)归参炖母鸡
主要材料:当归12g,党参20g,母鸡1只,生姜、葱、料酒、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母鸡去掉内脏,洗净。再将洗净的当归和党参放入鸡腹内,置砂锅中,再加入葱、姜、料酒等,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煨炖,至鸡肉烂熟骨肉分离即成。佐餐分次食用。
(二)猪胰汤
主要材料:猪胰1条,薏苡仁30g,黄芪30g,山药120克。黄芪,非试点地区限执业医师使用。
制作方法:将黄芪、山药煎取浓汁,与猪胰、薏苡仁共煮汤分次食用。
(三)胡桃肉炒韭菜
主要材料:胡桃仁60g,韭菜150g。
制作方法:先将胡桃仁用麻油炒熟,然后放入韭菜翻炒,待韭菜熟后加盐即可食用。
(四)黑豆黄杞子汤
主要材料:黄芪10g,黑豆10g,枸杞子10g,生姜3g,盐适量。黄芪,非试点地区限执业医师使用。
制作方法:黑豆泡发与其他食材一起,加清水,小火煮至熟透。佐餐食用。
(五)石斛西洋参瘦肉汤
主要材料:猪瘦肉50g,铁皮石斛5g,西洋参2g,大枣8g,盐适量。铁皮石斛、西洋参,非试点地区限执业医师使用。
制作方法:全部食材放入锅内,加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煮1~2小时。佐餐食用。
(六)灵芝山药猪骨汤
主要材料:猪骨150g,灵芝10g,山药30g,生姜3g,盐适量。灵芝,非试点地区限执业医师使用。
制作方法:灵芝和去皮的山药切小块,猪骨洗净焯水后捞起备用。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1小时。佐餐食用。
(七)玉米须芡实赤小豆煲猪胰汤
主要材料:玉米须5g,芡实7g,赤小豆5g,猪胰50g,茯苓7g,生姜3g,盐适量。
制作方法:芡实、赤小豆清水浸泡半小时。将猪胰白色的筋膜和肥油部分彻底清理,清洗、切段,加生姜,冷水下锅,沥水捞出冲洗干净。将所有食材加入清水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2小时。佐餐食用。
(八)竹荪山药煲冬菇鸡
主要材料:竹荪10g,山药30g,冬菇15g,胡萝卜30g,鸡肉50g,生姜3g,盐适量。
制作方法:干竹荪切除菌盖后泡发,冲洗后焯水。山药、胡萝卜切块,与泡发的冬菇和鸡肉放入汤煲中,加水适量,大火滚15 分钟,改小火煮30分钟,加入竹荪再煮20~30分钟。佐餐食用。
(九)鸽肉山药玉竹汤
主要材料:鸽肉50g,山药30g,玉竹12g,生姜3g,盐适量。
制作方法:鸽肉焯水,洗净入锅,加山药、玉竹、生姜和清水,煮至鸽肉烂熟。佐餐食用。
四、常见食物交换表
根据不同类别食物的营养特点,列举了7类食物的换算量,使用者可参考食物交换表和食谱示例,相互交换、合理搭配。
[视频]
能量的需要量与年龄、性别、体重和身体活动量等有关,具体可查询DRI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需要量表;也可根据体重估算,成人轻体力活动按能量系数30kcal/(kg·d)计算,例如以轻体力活动、理想体重60kg的男性作为参考,按能量系数30kcal/(kg·d)计算全天能量为1800kcal;一个60kg轻体力活动的成年女性,其每天能量需要量在1500~1800kcal 之间。具体到每个个体可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体力活动以及疾病状态计算并调整,患者可寻求临床营养师或医生进行指导。
表4 谷、薯类食物等量交换表(90kcal)

表5 蔬菜类等量交换表(90kcal)

表6 水果类等量交换表(90kcal)

表7 肉类等量交换表(90kcal)

表8 坚果类等量交换表(90kcal)

表9 大豆、乳及其制品等量交换表(90kcal)

表10 调味料类的盐含量等量交换表(2000mg 钠或5g 盐)

五、不同地区食谱示例
按照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的基本原则,根据各地食物资源和人群膳食特点,推荐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糖尿病患者适用的全天膳食食谱。
以下食谱由有经验的临床营养指导人员设计,并经过营养成分计算和评估。食谱适合轻体力活动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一天食谱的能量在1600~2000kcal范围,使用者可结合自身活动量及其他因素合理调整能量。食谱设计保持食物多样,尽量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食药物质和中医食养方。整体食谱符合能量适宜、搭配合理、主食定量、蔬菜肉类适量等原则。当体重过重或过轻,可以按照25~30kcal/(kg·d)适当增减食材用量调整。另外,以下食谱的食物重量均为其可食部的生重。不同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同,淀粉含量高的谷薯类,避免过度烹调,否则容易升高其血糖生成指数;避免沾粉或勾芡的烹调方式;避免使用在制作过程中易加淀粉的碎肉半成品,如香肠、丸子等;为减少脂肪的摄入,在食用禽类时去皮;烹调油的品种应多样,保障脂肪酸之间的平衡。全天限量烹调油25g,盐5g。
(一)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居民饮食以米面、畜禽肉及奶类(牧区)为主,烹饪方式以炖菜为主,肥厚实在,味重色浓。本系列食谱遵循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合理搭配东北地区各季特色食材。
表11 东北地区四季食谱示例





(二)西北地区
西北居民喜食面食,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其它杂粮为主,肉类以牛、羊肉为主,瓜果丰富,蔬菜类以土豆、山药、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为主。本系列食谱遵循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合理搭配西北地区各季特色食材。
表12 西北地区四季食谱示例






(三)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多数地方喜面食及畜禽肉,蔬菜和水产类摄入不多,厚重咸口菜品居多。本系列食谱遵循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合理搭配华北地区各季特色食材。
表13 华北地区四季食谱示例






(四)华东地区
[视频]
华东大部分地区主食以大米为主,有较丰富的湖鲜、河鲜等水产品,华东地区饮食偏甜等特点与糖尿病营养要求不符。本系列食谱遵循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合理搭配华东地区各季特色食材。
表14 华东地区四季食谱示例






(五)华中地区
华中地区居民主食以米面为主,蔬菜种类多样,水果丰富,饮食口味偏辣、油盐重。本系列食谱遵循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合理搭配华中地区各季特色食材。
表15 华中地区四季食谱示例





(六)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居民主要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肉类以禽畜肉为主,口味重,大多喜辣、麻、酸。本系列食谱遵循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合理搭配西南地区各季特色食材。
表16 西南地区四季食谱示例





(七)华南地区
华南地区居民主食以大米为主,包括以米制品做成的主食,例如肠粉、河粉,以及萝卜糕、米糕等各类精致糕点,有喝汤的习惯,常吃新鲜蔬菜、水产品,口味偏向于清淡,部分地区嗜好辛辣。本系列食谱遵循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合理搭配华南地区各季特色食材。
表17 华南地区四季食谱示例





最后编辑于 6 天前 · 浏览 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