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4+4毕业生浅谈中美医学教育对比

其实有点标题党,但是初次发帖想蹭蹭热度。
本人背景为本科+MD都在北美获得,现在是多伦多某医院的住院医生。鉴于时间关系,先说历史和教育经历两部分。
一、北美4+4的历史背景
在大家的潜意识里,美国的医生都是“博士”,是本科4年加医学院4年之后,授予医学博士(Doctor of Medicine)学位后,经过若干年的住院医生和专科fellow培训后,才能执业的。但实际上,美国的所谓医学博士的产生完全是历史的偶然。
让我们回到19世纪初。虽然现代医学科学制度很大程度上受到18世纪欧陆细菌学兴起的影响,但是作为美国创始殖民地的新英格兰地区的社会分工,包括医学教育传统仍然有着英国清教徒的深刻烙印。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那些有学历的医生(注意当时大多是医生是纯粹的二把刀,根本没有正规医学培训)都是经过英式体制受训的内外全科医学学士(MBBS,即拉丁文的Medicinae Baccalaureus, Baccalaureus Chirurgiae)。而MBBS当时是,现在也是纯粹的本科项目,在高中毕业后入读,学制一般6年。
然而,在18、19世纪之交,北美上流知识界为了抵御当事欧洲新移民的文化冲击,并显示自己是《弗莱克斯纳报告(Flexner Report)》所选中的天子骄子,人为地借用了当时仍然属于“高等博士学位”的MD作为医学本科教育终端学位,并强制性地规定医学本科教育只有其他学科本科毕业才能申请。北美早期授予这种MD学位的医学院有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马里兰大学和麦吉尔大学。这些最初建立的北美医学院(大部分)是由在英格兰和苏格兰接受过培训的内外科医师创办的。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叫“高等博士学位”,即只有在获得本领域终端学位之后再深造才能获得的第二博士学位,是英国和苏格兰的一种古老的学术传统。比如说有当时的MD,文学博士 DLitt(Doctor Litterarum),法学博士 LLD(Legum Doctor),神学博士 DD (Doctor Divinitatis)等。现在这种学位基本上均以荣誉学位的形式出现了,用来授予知名校友或者军政高官。
同样的骚操作也被北美法学院采用,把以前的法学学士LLB硬生生地拔高到了所谓“律法博士”Juris Doctor,JD。于是乎便形成了“律法博士” - 法学硕士LLM - 法学博士SJD,Doctor of Juridical Sciences的奇葩晋升路线。
二、北美临床和研究学历严格分离,而中国却混为一谈
除了医学本科教育的本质性不同,中美第二个不同点就是对于临床和科研的划分。在北美,临床医学和科学研究是完全独立的两条职业道路。一个医生可以兼顾,但必须要一个人“跨两条船”。
举例而言,如果一个北美的本科毕业生,不论专业(不管学的是政治,考古,经济,西班牙语,园艺,生物)想考进医学院,那么TA就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
- 本科4年成绩几乎接近满分
- 必须在本科阶段选修一定学分的数、物、化、生和人文科目
- 参加并取得医学院能力倾向考试(MCAT)的极高分数
- 参加无数的课外活动,领导力活动,3位数的志愿服务小时数(说多了我真的,都是泪)
- 三位教授或医生的推荐信
- 参加面试
如果您1-6都幸运地通关了,那么恭喜,您将前往医学院接受4年度医学本科教育,毕业后授予“医学博士MD”。在毕业前,根据个人兴趣,医学院成绩,研究成果,推荐信质量参加一个由公式构成的、根据本人和住院医项目的双盲志愿排序列表电脑分配到唯一一个住院医项目。这个住院医分配公式的创始人,Alvin E. Roth和Lloyd S. Shapley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稳定配置理论和市场设计的实践”。在分配到住院医位置后,以内科为例,必须先完成3年的大内科培训,并通过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考试后,方可执业或者继续参加内科亚专科的竞争,如心内,肾内,消化内等等,之后还可以继续参加细分亚专科的竞争(比如心内里面的电生理、介入,消化的高等内镜等等。
--------------------------------
好,让我们回到起点-本科毕业。如果一个北美的本科毕业生想走学术道路,那么TA就去申请所在专业的硕士、博士项目,毕业后进入企业或者进行博士后研究,然后申请教职。比如生物本科,申请生化硕士(MSc),博士(PhD)。
注意了,MD是北美临床医学的第一学历、也是最终学历、是一个执业资质;PhD(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是北美学术研究的第三学历、也是最终学历。
那么有人要问了,北美那么多医生科学家都是哪里来的能?其实,他们是既完成了临床医学训练,也完成了科研训练,再完成了住院医、专科培训的复合型人才,是凤毛麟角的。是美国医生里面的特例,而不是常态,更不是美国临川执业的要求或前提条件。

上图的美国心内传奇人物,哈佛大学附属布莱根父女医院的内科学部主任就是MD+PhD。他本人的简历也是这么写的:
“Loscalzo 博士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最优异成绩)、生物化学博士学位(PhD)和医学博士学位(MD)。他的临床培训在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医学院完成,并担任过3年内科住院医师、1年住院总医师以及3年心血管内科专科fellow”。一共加起来从本科到fellow结束用了19年。但是一般人不做PhD和住院总,就可以只用11-14年。
三、美国有不少医生本科非理工科专业, 最令人瞩目的例子非莫属于现任哈佛大学的校长Alan M. Garber

教育背景:
1973年9月-1976年6月 哈佛本科生院,马萨诸塞州剑桥,经济学学士学位
1976年9月-1977年6月 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州剑桥,经济学硕士学位
1977年7月-1982年10月 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州剑桥,经济学博士学位(PhD)
1977年8月-1983年6月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加州斯坦福,医学博士(MD)
临床培训:
1983年6月-1986年6月 布莱根妇女医院,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内科医学实习及住院医师培训
学术任命:
1986年1月-1986年6月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中心,克里斯托弗·沃克研究员
1986年6月-1993年8月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普通内科部,医学助理教授
1986年6月-1993年8月 经济学系,兼职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学
1988年9月-1993年8月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卫生研究与政策系助理教授
1993年8月-1998年8月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普通内科副教授(终身教授)
1993年8月-1998年8月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和卫生研究与政策系副教授
1997年9月-11年8月 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1998年9月-11年8月 斯坦福大学亨利·J·凯泽讲席教授、医学教授兼任经济学教授和卫生研究与政策教授
1999年9月-11年8月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1905年9月-11年8月 斯坦福经济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9/11- 哈佛大学教务长、马林克罗特医疗政策讲席教授、经济学教授、公共政策教授
最后编辑于 1 天前 · 浏览 4.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