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死人征”(DEAD MAN SIGN)心电图5例

病例信息
心电图一个有趣的发现是 aVF 的 ST 段抬高和 aVL 的 ST 段压低在心电图上刚好组合成一个躺在地上的死人图像——“死人征”。这种心电图特征与右冠状动脉完全或接近完全闭塞有关。
“死人征”是下壁心梗时心电图上独特的表现,可预测罪犯血管和阻塞水平。“死人征”通常与缓慢性心律失常和随后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有关。

【病例01】
男性,86岁。主诉“胸闷不适半小时”入院,时间2025-2-10 10:19。
半小时前家中静坐起立时感胸闷不适,伴一过性黑矇,无意识丧失,无四肢痉挛抽搐,无胸痛,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休息后胸闷不缓解,家人发现后拨打120送医,途中心电图提示心律40-50次/分,入急诊。
预检生命体征:T 36℃,P 52bpm,RR 21次/分,Bp 134/57mmHg
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软,呼吸稍急促,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率慢,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多年(具体时间不详),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降血压,具体用药剂量不详;胃大部切除术20年(胃溃疡),否认乙肝、肺结核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首次心电图:

窦性心律,伴缓慢心室率(心率42次/分);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2:1房室传导); 左心室高电压; 下壁ST段抬高,广泛前壁ST-T改变
床旁心超:
1.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舒张功能障碍Ⅱ级 2.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轻度狭窄,轻度反流 3.二尖瓣退行性变伴轻度狭窄,轻度反流 4.轻度三尖瓣反流
IVSd:16.4mm,LVIDd:47.8mm,LVPWd:14.3mm,LVIDs:27.9mm,EDV:106.4ml,ESV:29.2ml,FS:41.7% (双平面法),EF:63.9% (Teich法)EF:72.5% ,AAO:33.5mm ,AO:28.7mm,LA:57.9*45.0*43.8mm,PA:24.4mm 。
CDFI:主动脉瓣口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Vmax:2.61m/s,PPG:27.3mmHg,MPG:18.2mmHg,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分析:Vmax:1.58m/s,PPG:10.1mmHg,MPG:3.1mmHg,MVA(by PHT):1.84c㎡,三尖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Vmax:2.91m/s,RVSP:39mmHg,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左室舒张功能:二尖瓣环水平舒张期LatE'=7cm/s,MedE'=3cm/s。
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见:
- 左冠状动脉: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开口-近段95%狭窄,中段70%狭窄;回旋支中段斑块形成并40%狭窄。
- 右冠状动脉:右冠近段起闭塞,血流TIMI 0级。
- 附见:窦底可疑夹层影,进一步评估。
与家属沟通后,同意行右冠PTCA+药物球囊扩张术,择期行前降支介入治疗。
术后2h心电图:

窦性心律(82次/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212ms),高侧壁、侧壁ST段改变下壁轻度T波改变
【病例02】
女性,52岁,主诉“胸闷伴呕吐10小时”入院,时间2025-2-15 17:07。
晨起约7点开始出现胸闷,心前区压榨感,无无明显胸痛,无呼吸困难,无黑矇、晕厥,呕吐一次。自觉全身乏力不适,休息不缓解,急诊来院,心电图提示下壁ST段抬高,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入抢救室。
体格检查:HR 56bpm,Bp 101/78,神清,精神软,双肺呼吸音粗,心律齐,率慢,全腹软,双下肢不肿。
既往史:高血压史10余年。
首次心电图:

窦性心律伴缓慢心室率(47次/分),下壁、前间壁异常Q波伴ST段抬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性逸搏,高侧壁显著ST段改变
床旁心超:
急诊:1.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左室肥厚;左房增大 2.轻度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 3.心律不齐
主动脉、肺动脉内径正常,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房增大,大小约56.8*46.9*38mm,余各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分别厚约13.8mm、12.6mm,两者呈逆向运动。左室下壁、下侧壁基底段活动减弱,余左室壁活动尚可,估测EF:60%。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液性暗区。CDFI: 三尖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见少量反流信号。TDI:二尖瓣环水平舒张期E'-E'间距不等。
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见:
- 左冠状动脉: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中段弥漫长病变,中段最狭窄处约80-90%,回旋支远段90%狭窄。
- 右冠状动脉:右冠近段发出后管腔闭塞,血流TIMI0级。
行右冠开通后支架植入术,择期再行回旋支、前降支介入治疗。术中患者突发室速,予以200J除颤后,心率缓慢,血压低,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阿托品,患者偶心悸,术毕留鞘安返病房。
术后2h心电图:

窦性心律(98次/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218ms),广泛前壁、侧壁ST-T改变
【病例03】
女性,78岁,主诉“胸闷伴头晕黑矇1.5小时”来院,时间2025-2-28 23:10。
1.5小时余前开始出现胸闷,伴头晕,黑矇,全身大汗,感心前区明显不适、乏力,无胸痛,家属陪同急诊来院,入抢救室。
体格检查:HR 49bpm,Bp 169/139mmHg。神清,精神软,两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未及病理性杂音,心率慢,律齐。双下肢无水肿。
既往史:高血压病20年余,持续性心房颤动数年余,规律口服利伐沙班、美托洛尔缓释片及我院门诊随访,规律服用阿托伐他汀片。
首次心电图:

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平均41次/分),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性逸搏,高侧壁、前壁ST-T改变,下壁ST段抬高
床旁心超:
1.右心及左房增大,左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伴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心动过缓 2.重度三尖瓣反流瓣轻度肺动脉高压 3.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瓣轻度反流 4.轻度二尖瓣反流。
急诊床边:主动脉、肺动脉内径正常,主动脉回声增粗增强,肺动脉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右心及左房增大,左房大小约62.5*44.8*39.6mm,右房大小约72*58.4mm,右室基底段左右径约44mm,左室内径正常。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
左室壁活动弥漫性减弱、不协调,EF:47%。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心包腔内未见明显液性暗区。CDFI:三尖瓣口可见大量反流信号,Vmax:3.08m/s,RVSP:43mmHg,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见少量反流信号。HR:44bpm。
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见:
- 左冠状动脉: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20%狭窄,回旋支近段20%狭窄。
- 右冠状动脉:右冠优势型。右冠弥漫性长病变,近段50%狭窄,中段至远段、左室后支可见长病变,最重处95%狭窄,TIMI 0-1级。
行右冠支架植入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导丝到位左室后支远段,但不能通过扭曲段,造影提示右冠近段狭窄好转,血流通畅,血流TIMI3级,右冠中段-远段血流0-1级。经股静脉穿刺后植入PACEL 临时起搏器,起搏心率50次/分,遂结束手术。
术后转运至ICU后突发心跳骤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考虑存在缺氧再灌注等因素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跳骤停可能,予高级生命支持,自主节律恢复。患者瞳孔对光反应灵敏,可遵嘱,血流动力学较前稳定
2025-3-18心电图,3-20好转出院:

心房颤动,下壁异常Q波,伴ST段抬高
【病例04】
图说案例 | 一例更加经典的“死人征”(DEAD MAN SIGN)
【病例05】
男性,69岁,主诉“胸痛12小时”来院,时间2025-3-26 07:47.
患者12小时前出现胸闷、胸痛,持续不缓解,无冷汗,无意识丧失,无呼吸困难,无放射痛,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今至我院急诊,查心电图提示显著心动过缓,入抢救室。
体格检查:HR 41 bpm,Bp 100/61mmHg。神清,精神软,四肢稍湿冷,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啰音,心率慢,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不肿。
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PCI术后,植入支架5枚,最近一次冠脉造影时间为2015年,现口服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
首次心电图:

显著窦性心动过缓(41次/分) ,下壁、V1导联ST段抬高,其余导联ST段压低
床旁心超:
急诊床边:1.左室壁活动稍减弱伴左室收缩功能减低,Teich法EF:45% 。 2.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轻度反流 3.室间隔稍厚 4.轻度三尖瓣、二尖瓣反流 5.心动过缓。
2025.2.13急诊:1.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轻度反流 2.室间隔稍厚 3.轻度三尖瓣、二尖瓣反流
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见:
- 左冠状动脉: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原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回旋支未见明显狭窄。
- 右冠状动脉:右冠开口处起血管闭塞。
与家属沟通后,同意右冠开通术
术后2h心电图:

总结与讨论
上述5例患者有一部分共同之处,简单做个总结,但总体样本量太小,缺少统计学意义,仅供参考。
- 男女比例2:3,平均年龄 72.2 岁
- 5例患者均发生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平均心率43 bpm。其中窦缓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二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2例术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 5例患者均提示责任血管为右冠,4例造影提示右冠全闭,1例次全闭(95%)。其中4例患者合作左冠病变。
最后编辑于 05-01 · 浏览 3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