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综笔记-生物化学-RNA的合成
一、转录基本概念
模板链与编码链
DNA 双链中能转录生成 RNA 的链为模板链(Watson 链),另一链为编码链(Crick 链)。
不对称转录
DNA 分子双链中仅一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生成 RNA。
二、原核生物转录机制
RNA 聚合酶亚基功能
亚基名称
功能描述
σ 因子
辨认转录起始点(启动子序列)
α 亚基
决定转录基因的类型
β 亚基
具有酶活性,催化磷酸二酯键生成
β' 亚基
负责与 DNA 模板结合,解开双螺旋
启动子结构
上游 - 10 区为 Pribnow 盒(一致性序列 TATAAT),-35 区为启动子另一重要区域。
增强子
增强启动子活性,不直接结合RNA聚合酶。
沉默子
抑制基因转录。
转录终止
依赖 ρ 因子:ρ 因子识别 RNA 终止信号并结合,使 RNA 聚合酶停顿,转录终止。
非依赖 ρ 因子:通过 RNA 自身形成的特殊结构(如茎环结构)终止转录。
三、真核生物转录机制
RNA 聚合酶类型及产物
RNA 聚合酶 Ⅰ:催化生成 45S rRNA(28S、18S、5.8S rRNA 前体),启动子富含 GC 碱基对。
RNA 聚合酶 Ⅱ:催化生成 hnRNA(mRNA 前体)、miRNA 前体,识别启动子(核心序列为 TATA 盒)。
RNA 聚合酶 Ⅲ:催化生成 tRNA、5S rRNA、snRNA。
转录因子
基本转录因子(如 TFⅡ 系列):帮助 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并起始转录,在进化中高度保守。
TFⅡD:由 TBP(TATA 盒结合蛋白)和 TBP 相关因子组成,识别并结合启动子 TATA 盒。
其他 TFⅡ 因子(如 TFⅡA、TFⅡB、TFⅡF):辅助 TFⅡD 与 DNA 结合,稳定复合物,募集 RNA 聚合酶 Ⅱ 等。
四、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项目转录复制模板DNA 单链(模板链)
DNA 双链
原料4 种 NTP
4 种 dNTP
酶RNA 聚合酶
DNA 聚合酶
引物不需要
需要 RNA 引物
方向5'→3'
5'→3'
校正功能RNA 聚合酶缺乏
DNA 聚合酶具有(3'→5' 外切酶活性)
五、RNA 转录后加工
mRNA 前体(hnRNA)加工
5' 端加帽:形成 7 - 甲基鸟嘌呤核苷三磷酸(m⁷GpppN)结构。
3' 端加尾:添加多聚 A 尾(poly A 尾),与 AAUAAA 信号序列有关。
剪接:去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剪接体由 snRNA(如 U1、U2、U4、U5、U6)和蛋白质组成,剪接位点 5' 端为 GU,3' 端为 AG。
RNA 编辑
对 mRNA 编码序列进行个别碱基修改,使氨基酸序列与 hnRNA 不完全对应。
tRNA 前体加工
剪切 5' 和 3' 末端多余核苷酸。
去除内含子。
3' 末端加 CCA-OH。
碱基化学修饰(如生成稀有碱基)。
rRNA 前体加工
45S rRNA 经加工生成 28S、18S、5.8S rRNA,5S rRNA 由 RNA 聚合酶 Ⅲ 直接催化生成。
六、真核与原核转录对比
项目真核生物原核生物调控模式单顺反子转录,无操纵子
多顺反子转录,以操纵子模式调控
RNA 聚合酶3 种(Ⅰ、Ⅱ、Ⅲ)
1 种(含多个亚基)
转录后加工需要(如加帽、加尾、剪接)
一般不需要
转录与翻译转录在核内,翻译在胞质,不同步
转录与翻译同步进行
最后编辑于 1 天前 · 浏览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