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中医张胜兵:淋巴瘤的辨证论治,千万别只知道软坚散结

发布于 6 天前 · 浏览 1128 · IP 湖北湖北
icon四川-海天 推荐

病例信息

注:以下病案为本人亲诊真实病案,仅供学习参考!

个人信息:谢某,女,65岁

主诉:颈项部硬核1年

现病史:患者自述1年前颈项出现硬核,不痛不痒,肤色如常,坚硬如石,经医院检查,诊断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因不愿意手术,故寻求中医治疗,经人介绍到我处求医。

症见:患者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肿瘤处怕冷怕风、头晕目眩,纳可,寐可,大小便可。舌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舌稍瘀阻,脉浮取弦细,沉取滑涩。

分析处理

读完主诉和病史资料,可知西医诊断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根据主诉“颈项部硬核1年”和相关症状,中医诊断则为瘰疠。

该患者有明显的怕冷怕风的症状,前颈项出现硬核不痛不痒肤色如常坚硬如石舌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滑,此是阳虚而寒痰凝滞于颈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是气虚表现,舌稍瘀阻而脉涩是血瘀所致。

综上,该患者属于阳虚痰凝,气虚血瘀之证,应以温阳散寒,通经祛痰,益气化瘀为治则,故拟方消瘰丸、乌贼阳和汤、二陈汤、四君子汤加减治疗。

西医诊断: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

中医诊断:瘰疠

证型:阳虚痰凝,气虚血瘀

治则:温阳散寒,通经祛痰,益气化瘀

拟方:消瘰丸、乌贼阳和汤、二陈汤、四君子汤加减

处方:浙贝母30克、乌贼骨30克、干姜6克、桃仁10克、熟地30克、白芥子15克、麻黄3克、肉桂3克、炮姜炭3克、鹿角胶10克、甘草10克、海蛤壳30克、生牡蛎30克、法半夏15克、胆南星10克、土鳖虫10克、蜂房6克、水蛭6克、丹参30克、红花10克、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党参10克、皂角刺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青皮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服用。

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配制丸药一个疗程,同水药配合治疗。

二诊:诸症无明显变化,但觉得怕冷明显,服药后无不适。在上方基础上将干姜加到10克,炒白芥子加到30克,加全蝎10克、蜈蚣2条、黑附片10克。继服7剂。

三诊:患者感觉身体无力。黄芪加到60克,加茯苓15克。

后续:之后患者在此方的基础上连续服用3个月,颈部硬核明显这小,身体无其他症状。

总结与讨论

《灵枢》中指出:“寒热瘰疠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有“恶核……与石疽初期相同,然其寒凝甚结,毒根最深。”

《类证治裁》中指出;“结核经年,不红不痛,坚而难移,久而肿痛者为痰核,多生于耳、项、肘、腋等处。”这些论述与恶性淋巴瘤颈、腋下淋巴瘤肿大症状相类似。

《证治准绳》曰:“痈疽肿硬如石,久不作脓是也。”认为痈疽久不成脓即为石疽。

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有“石疽,初期形如恶核,渐大如拳……如迟至大如升斗者亦石硬不痛。”

《医宗金鉴》称:“失荣证生于耳之前后及肩项,其证初期,状如痰核,推之不移动,坚硬如石,皮色不变,日渐长大。”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也曰:“失荣者……其患多生肩之上,初期微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不动,半年一载,方生隐痛,气血渐衰,形容削瘦,破烂紫斑,渗流血水,或肿泛如莲,秽气熏蒸,昼夜不歇,平生疙瘩,愈久愈大,愈溃愈坚,犯此俱为不治。”

本病由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导致诸虚不足。诸虚不足除引起相应的虚证病理变化外,可引起血脉瘀阻的病理变化。

“元气既虚,必不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 “血虚不足以滑气: 则气必有聚”,“阴虚血必滞”,“阳虚血必凝”等记述就是描述虚损导致血瘀的病机变化,血液循环缓慢,并见水湿不化,蕴生寒痰,可导致寒痰凝聚或血瘀内阻的“阴疽”、“癥积”; 阴精不足,百脉失养,或阴虚生内热可以导致经脉血瘀的“瘰疠”“癥积”。

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七情刺激,超过正常机体所能够调节的范围,就会使机体气血逆乱,脏腑失调而发生疾病。

过喜可伤于心,心气不足,推血运行失调,可导致血脉瘀阻,形成“瘰疠”;

郁怒伤于肝脏,肝失调达,可造成肝郁气滞,血脉阻滞,可形成“癥积”;

思伤于脾脏,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郁结经脉,可形成“痰核”;

忧伤于肺脏,肺失清肃,痰湿不化,可形成“痰核”;

恐伤于肾脏,肾气(肾阳)不足,阳虚水泛,水湿内停,或肾阴不足,虚热内生,煎熬津液(血液)成块,可形成“阴疽”或“癥积”。

饮食、邪毒影响亦同,不出血瘀痰凝,其病因之本在于痰。

因痰具有流注、凝结成块、变化多端等特征,故病位多发生于全身,尤以颈项、腋下多见;病情严重者可发生于纵隔与腹腔。

本案在治疗上,以乌贼阳和汤消瘰丸蜂房、皂角刺以温阳化痰,软坚散结,以二陈汤胆南星、炒白芥子以增强祛湿化痰之力,青皮、三棱、莪术行气破气,土鳖虫、水蛭、丹参、红花以化瘀通络,黄芪、炒白术、党参以补气,并防伤正,加防风以祛风,加白芷以引经。

二诊更加全蝎、蜈蚣等以加强通络化瘀的力量。

三诊加大益气,黄芪加到60克。

经一个疗程治疗,颈部硬核明显缩小,说明治已对证,然治此病非短时之功,尚需进一步治疗。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最后编辑于 6 天前 · 浏览 1128

4 收藏4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