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诊断|梁启超就医记录曝光,被误切右肾?你能给出正确诊断吗?(答案已公布)
病例信息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尤其作为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为人们所熟知。在其生命的最后四年却被“血尿”这一病症所困扰,直至1929年去世。今天,我们尝试通过梁启超和他身边人的日记、书信等记录,尝试还原这一近百年前的疑难病例。

【患者信息】:
姓名:梁启超
性别:男
年龄:55岁(出生于1873年)
民族:汉族
婚姻:已婚
出生地:广东江门新会县
职业:京师图书馆馆长
入院时间:1928年11月28日
【主诉】:反复无痛性肉眼血尿4年余。
【现病史及既往史】:
现病史:
-患者于4年前(1924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无发热、腰痛、尿频、尿急等不适,未作特殊处理。后血尿反复发作,常于劳累后或熬夜后发作,性质大致同前。
-2年余前(1926年2月)患者至东郊民巷德国医院就诊,行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黏膜未见明显异常,当地医院诊断为“血管破裂”,未予处理。
-1926年3月8日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协和医院)就诊,行膀胱镜检查示: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左侧输尿管口排出尿液澄清,右侧输尿管口可见喷出血性尿液。行肾功能检查示:左肾功能大致正常,右肾排泄功能减低。泌尿系平片KUB示:右肾占位性病变,考虑良性肿物可能性大。血常规示贫血,考虑血尿引发可能性大。
(原文:进协和后,仔细检查:第一回,用折光镜试验尿管,无病;试验膀胱,无病;试验肾脏,左肾分泌出来,其清如水;右肾却分泌鲜血。第二回,用一种药注射,医生说:“若分泌功能良好,经五分钟那药便随小便而出。”注射进去,左肾果然五分钟便分泌了。右肾却迟之又久。第三回,用X光线照见右肾里头有一个黑点,那黑点当然该是肿疡物。这种检查都是我自己亲眼看得(很)明白的;所以医生和我都认定“罪人斯得”,毫无疑义了。至于这右肾的黑点是什么东西?医生说:“非割开后不能预断:但以理推之,大约是善性的瘤,不是恶性的癌。虽一时不割未尝不可,但非割不能断根。)
经术前讨论,考虑患者右肾占位引起血尿可能性大,遂于1926-03-16全麻下行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外形无明显异常,外表未见明确占位;剖开肾脏,见其中一直径约3cm占位,“见中有一黑点,大如樱桃“,考虑非恶性病变。术后仍遗留镜下血尿,无肉眼血尿,为进一步明确镜下血尿原因转入内科,经检查后认为”一种无理由的出血,与身体绝无妨害。不过血管稍带硬性,食些药把他变软就好了“。遂于1926-04-12出院。
出院后患者肉眼血尿症状较前稍改善,发作频率较术前降低。常于工作繁忙、路途奔波、精神压力大后诱发,发热、感冒及右侧肩膀疼痛后也可引发。予中药治疗,未见明显改善。
-1927年4月患者至协和医院复查,仍有肉眼血尿。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1928年1月患者再次至协和医院复查,仍有间中肉眼血尿,复查血常规存在贫血。1928年1月-5月行输血治疗数次。
现患者为求明确血尿原因入院。近1月因痔疮发作,患者精神、食欲、睡眠较差,间中有血尿,体重变化不详。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多年,收缩压最高145mmHg,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情况不详。心脏病病史多年,具体不详。痔疮病史多年,1月前因痔疮入院,行灌肠、通便等治疗,症状稍缓解。否认糖尿病病史。手术史及输血史见现病史。否认肝炎病史,10年前(1918年)曾咳血多天,诊断为“胸膜炎;肺炎”。(“1918年时「八九月间,先生因著述过勤,曾患呕血病甚久」及「西医言是肋膜炎,且微带肺炎」”)预防接种史、过敏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广东江门,曾居住于广东、日本、上海、北京、澳大利亚等地,近期长期居住于北京天津。吸烟史不详,嗜酒多年,自“血尿”后开始戒酒4年余。
婚育史:已婚已育,育8子4女。妻子1926年患“乳腺癌”去世。
家族史:不详。

【检查】:
1926年2月 东郊民巷德国医院 膀胱镜检:膀胱黏膜未见明显异常。
1926年3月 协和医院 膀胱镜检查示: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左侧输尿管口排出尿液澄清,右侧输尿管口可见喷出血性尿液。
1926年3月 协和医院 肾功能检查:左肾功能大致正常,右肾排泄功能减低。
1926年3月 协和医院 泌尿系平片KUB示:右肾占位性病变,考虑良性肿物可能性大。
1926年3月 协和医院 血常规:贫血
【临床诊断】:等各位站友给出诊断
【治疗经过及结果】:
多说两句,梁启超本次住院,实际上并非为了处理血尿而来。入院后他发现右肺及右侧胸腔真菌感染(肺念珠菌病),由于缺乏有效药物,1929-01-19梁启超因肺炎,呼吸窘迫于协和医院去世。
那么,结合梁启超1924-1928年间的就诊记录,他的血尿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最后编辑于 1 天前 · 浏览 8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