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西综笔记-生物化学-DNA的合成

发布于 2 天前 · 浏览 490 · IP 西藏西藏

一、DNA复制的特点

双向复制

从一个复制起始点开始,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移动方向相反的复制叉。


半保留复制

亲代DNA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新合成的子链与母链互补配对。


半不连续复制

前导链:连续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一致(5’→3’)。

后随链:不连续合成,形成冈崎片段(短链DNA片段)。

冈崎片段:由RNA引物引导合成,最终连接成完整链。


保真性

碱基的互补配对、DNA 聚合酶对碱基的选择、DNA 聚合酶具有 3′→5′核酸外切酶活性的即时校对功能。


二、复制相关蛋白质及其功能

蛋白质

功能

DnaA辨认复制起始点(原核生物)。

DnaB解旋酶,解开DNA双链(原核生物)。

DnaC协助DnaB蛋白结合到复制起始点(原核生物)。

DnaG(引物酶)合成RNA引物,提供3’-OH末端(原核生物)。

SSB单链结合蛋白,稳定解开的单链DNA,防止重新配对。

拓扑异构酶解开DNA超螺旋,切断并重新连接磷酸二酯键,松弛DNA链。


三、DNA聚合酶

原核生物

[视频]

DNA 聚合酶 Ⅲ:是复制延长中主要起催化作用的酶,由多亚基组成不对称二聚体,具有 5'→3' 聚合酶活性(催化子链 DNA 合成)、3'→5' 外切酶活性(对错配碱基即时校读),无 5'→3' 外切酶活性。

DNA 聚合酶 Ⅰ:具有 5'→3' 外切酶活性,主要对复制中的错误校对,对复制和损伤修复中出现的空隙填补。

真核生物

DNA Pol α:具有引物酶活性,主要作用是起始引发,催化 RNA 链合成。

DNA Pol β:复制保真度低,可能参与应急修复。

DNA Pol γ:是线粒体 DNA 复制的酶。

DNA Pol δ:负责合成后随链。

DNA Pol ε:负责前导链的合成。

最后编辑于 2 天前 · 浏览 490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