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与头昏:词源与历史
概 要
眩晕与头昏(Vertigo and Dizziness),辞藻的来源,古今的演变,解字说文,各有说法,诸子争鸣,角度不同,广深不一,均有所侧重,以至于我们看的越多,反倒愈加模糊。我们,有必要与日俱进,不断学习,加强交流,扩展视野,求得进步。
自古以来,时代不同,眩晕与头晕始终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医学话题,也有着一番历史的诠释,给这个术语赋予了语言文化和医学的内含,挑战着人类对于眩晕、头昏和平衡疾病的认识,成为我们如今前庭医学永恒的议论。
据考证,公元前730年左右的罗马、希腊和中国的古文献里,就有了关于晕船、恐高和酒精副作用的记载,或许这就是至今为止最早对于眩晕和头昏的文字论述。例如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有类似于梅尼埃病的述说。其中,“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 的句子里,就有 “ 眩 ”。至少,这个 “ 眩 “ 字就意涵了眩晕症的眼部表现,例如视物旋转或跳动,如同风吹一样,飘忽不定 。当然,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的医学家阿莱泰乌斯(Aretaeus of Cappadocia),也在《医书》中,也有眩晕与偏头痛共同发病的文字。



《黄帝内经》

阿莱泰乌斯,古希腊名医

石刻解剖

著作

纪念邮票
至今,考古学的发现,关于眩晕、头昏和平衡疾病的文字记载始于公元前730年,当然,这并不是十分精准的描述,也仅仅是开始沿用类似于眩晕疾病的字眼。因为对于前庭医学认识的局限,还不能仔细观察和描述眩晕的准确定义和内含。
其中,眩晕属于两个字组成,也就是眩晕和头昏,前者属于外来语,而后者则是汉语的固有辞藻。虽然两者都是前庭疾病的固有症状,却体现在两个功能的紊乱,即前庭 - 眼反射(Vestibular - Ocular Reflex, VOR)与前庭 - 脑反射(Vestibular - Cerebral Reflex,VCR)。其中,眩喝晕各有侧重,前者体现在眼和视觉,而后者则是大脑前庭认知的反应。例如眼震和视觉振动,均属于前庭疾病的反应,归类于眩晕的眼部表征;而晕则是大脑对于前庭感觉的模糊认知,也就是错误的感觉,模糊不清的意思。
从象形文字的角度,眩晕中的眩,由目和玄组成,不仅代表眼,而且,还有旋动的意涵,也折射出了眩晕患者眼球的具体征象。相形之下,晕则是日照在车上,产生了恍恍惚惚,昏昏欲睡,意识模糊。
如今,我们知道了前庭疾病不仅仅有眼和大脑的体现,还有前庭 - 脊髓反射方面的异常,例如站立和行走不稳;而且,还可能伴随自主神经的症状,诸如恶心、呕吐、心悸、疲惫、冷汗等。由于历史的局限,我们的先辈们,仅仅观察到了眩晕的脑和眼的要素,便有了眩晕最早的历史认知和定义,这就是眩晕与头昏描述上面的历史局限。眩晕,并非全然是眼与大脑的问题,还包含肢体运动和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或许称为眩晕综合症候群(Vertigo and Dizzy Symptoms or Syndrome)更为妥帖。之所以如此称谓,全然因于眩晕更多的是一种疾病症候,属于症状学的范畴(Symptomology),尤其是多种症状的组合,因此,冠以综合症(Syndrome)有其合理性。其次,让我们牢记眩晕绝不是一种疾病实体,而是一种现象,背后蕴含着许多的故事,诸多的疾病都可以体现为眩晕和头昏。
广义上讲,眩晕的医学涵盖不仅仅限于耳科,还有眼科、神经科、骨科、康复等等诸多的专业和领域,称之为亚全科(Sub - General Medicine)都不过分。而且,担纲眩晕疾病诊治的医生也应该具备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的基本素养。至少,树立眩晕涉及多学科的观念,掌握一部分基本的专业技能,能够进行正确的甄别,为合理的治疗提供充分的诊断依据。所以呀,眩晕的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的认识却十分有限,还是需要集各个专业优势,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力图做到精准诊断和合理治疗。
近来,看到网上有医生撰写关于眩晕的科普,常常提到某人某药某方案搞定眩晕症,十分惊诧,唯恐这些医生误导读者,轻信讹传,当误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其实,眩晕可以是一种病所为,也可以系多种疾病的结果,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决不可一概而论。至今,没有一个专业一个医生一味药物可以搞定所有眩晕症的,绝不可能,也不要轻信。科学,需要普及,但是,也必须有严谨的认知,不可以为博得眼球与流量,违背科学原则。尤其医生,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不要误导患者,这是基本的道德。
一人一科一力量,独善其身,单打独斗,断然难以成全这个专业!
认识和理解眩晕的词源和演变是千里长征的第一步,不可以洞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也就是懂得眩晕的临床大概,却道不清其中的语言和医学含义。有鉴于此,我们从考证眩晕和头晕的词源开始,读懂其中的语言和医学含义,为学习前庭应对眩晕打下更为深厚的基础。
最后编辑于 5 天前 · 浏览 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