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综笔记-生物化学-真核基因与基因组
一、基因组定义
基因组
一个生物体内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核染色体DNA和线粒体DNA。
相关学科区分:
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结构与功能。
转录组学:研究基因表达产物(RNA)。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的表达与功能。
二、真核基因结构特点
1.基因不连续性(断裂基因): 由内含子(非编码区)和外显子(编码区)交替组成。
2.单顺反子 :一个结构基因转录后只会生成一条 mRNA,进而翻译形成一条多肽链,这与原核生物的多顺反子(一个启动基因后连接多个编码基因,转录生成一条包含多个编码序列的 mRNA)有明显区别。
3.含大量重复序列
按重复频率分为:
高度重复序列:如卫星DNA、反向重复序列。
中度重复序列:如SINEs(短散在核元件)、LINEs(长散在核元件)。
低度重复序列:单拷贝序列(大多数编码基因)。
三、TATA盒相关知识点
功能与定位
位于真核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25~-30bp区域,是启动子的核心序列。
通过与RNA聚合酶Ⅱ结合启动转录。
结合蛋白
1.TBP(TATA盒结合蛋白):作为TFⅡD复合物的组分,识别并稳定结合TATA盒。
2.RNA聚合酶Ⅱ:在TFⅡD协助下与TATA盒结合。
作用特点
作用具有方向性,倒置后无法启动转录。
易混淆项
不参与DNA复制(原核复制起点为oriC,真核为ARS)。
不与核糖体结合(核糖体结合mRNA的起始密码子AUG)。
四、真核基因组特点
结构庞大:如人类基因组含约2万个基因。
非编码序列与间隔区:内含子占比较大,导致基因不连续性。
重复序列占比高:约50%为重复序列(中度重复为主)。
最后编辑于 3 天前 · 浏览 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