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精神科检查都检查些什么?

发布于 4 天前 · 浏览 1327 · IP 江西江西

精神科检查是精神科医生为了诊断和评估精神疾病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以便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精神科检查的内容和过程,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精神状况检查的内容

(⼀)外表与⾏为

1.外表

包括体格、体质状况、发型、装束、⾐饰等。严重的⾃我忽视如外表污秽、邋遢,提示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依赖及痴呆的可能。躁狂病⼈往往有过分招摇的外表。明显的消瘦除了考虑伴发严重的躯体疾病外,在年轻⼥性病⼈⾝上也应考虑神经性厌⾷的可能。

2.⾯部表情

从⾯部的表情变化可以推测⼀个⼈⽬前所处的情绪状态,如紧锁的眉头、哀怨的眼神提⽰抑郁的⼼情。

3.活动

注意活动的量和性质。躁狂病⼈总是活动过多,不安分;抑郁病⼈少动⽽迟缓;焦虑的病⼈表现出运动性的不安,或伴有震颤。有些病⼈表现出不⾃主的运动如抽动、舞蹈样动作等。

4.社交性⾏为

了解病⼈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情况,是否关⼼周围的事物,是主动接触还是被动接触,合作程度如何。躁狂病⼈倾向于打破社会常规,给⼈际交往带来种种⿇烦;⽽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交⾏为上是退缩的;有的痴呆病⼈会出现显著的社交障碍。应仔细描述病⼈的社交状况,并举例加以说明。

5.⽇常⽣活能⼒

病⼈能否照顾⾃⼰的⽣活,如⾃⾏进⾷、更⾐、清洁等。

(⼆)⾔谈与思维

1.⾔谈的速度和量

有⽆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中断等。

2.⾔谈的形式与逻辑思维

逻辑结构如何,有⽆思维松弛、破裂、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或词语新作。病⼈的⾔谈是否属于病理性赘述,有⽆持续性⾔语等。

3.⾔谈内容

是否存在妄想。妄想的种类、内容、性质、出现时间、是原发还是继发、发展趋势、涉及范围、是否成系统、内容是荒谬还是接近现实,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等。是否存在强迫观念及与其相关的强迫⾏为。

(三)情绪状态

情感活动可以通过主观询问和客观观察两个层面进行评估。在客观表现上,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姿态、动作、讲话语调、自主神经反应(如呼吸、脉搏、出汗等)来判定。而在主观体验方面,可以通过交谈来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反应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性质,可以确定患者占优势的情感类型,包括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情感淡漠等。

(四)感知

有⽆错觉,错觉的种类、内容、出现时间和频率,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是否存在幻觉,幻觉的种类、内容,是真性还是假性,出现的条件、时间与频率,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及影响。

(五)认知功能

1.定向⼒

包括⾃我定向如姓名、年龄、职业,以及对时间(特别是时段的估计)、地点、⼈物及周围环境的定向能⼒。

2.注意⼒

评定是否存在注意减退或注意涣散,有⽆注意⼒集中⽅⾯的困难。

3.意识状态

根据定向⼒、注意⼒(特别是集中注意的能⼒)及其他精神状况,判断是否存在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的程度。

4.记忆评估

瞬时记忆、近记忆和远记忆的完好程度,是否存在遗忘、错构、虚构等症状。

5.智能

根据病⼈的⽂化教育⽔平适当提问。包括⼀般常识、专业知识、计算⼒、理解⼒、分析综合能⼒及抽象概括能⼒。必要时可进⾏专门的智能测查。

(六)⾃知⼒

经过病史的采集和全⾯的精神状况检查,医⽣还应⼤致了解病⼈对⾃⼰精神状况的认识,可以就个别症状询问病⼈,了解病⼈对此的认识程度;随后医⽣应该要求病⼈对⾃⼰整体精被病况做出判断,可由此推断病⼈的⾃知⼒,并进⽽推断病⼈在今后诊疗过程中的合作程度。 (七)医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糖血脂(用于排除代谢性疾病、内分泌异常导致的情绪障碍)。

影像学检查:头颅MRI/CT(排除脑肿瘤、脑血管病变等器质性疾病)。

脑电图(鉴别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

心理量表的应用:筛查工具:如SCL-90(症状自评量表)、PHQ-9(抑郁筛查)、GAD-7(焦虑筛查)。

诊断辅助:如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用于人格障碍评估,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量化抑郁严重程度。

长期观察与诊断修正

"部分疾病(如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不典型,需通过多次复诊和长期随访修正诊断"。

⼆、特殊情况下的精神状况检查

(⼀)不合作的病⼈

病⼈可能由于过度兴奋、过度抑制(如缄默或⽊僵)或敌意⽽不配合医⽣的精神检查。医⽣只有通过对以下⼏⽅⾯细⼼的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推论。

1.⼀般外貌

可观察病⼈的意识状态、仪表、接触情况、合作程度、饮⾷、睡眠及⽣活⾃理状况。

2.⾔语

有⽆⾃发⾔语,是否完全处于缄默;有⽆模仿⾔语、持续⾔语。缄默患者能否⽤⽂字表达⾃⼰的思想。

3.⾯部表情

有⽆呆板、欣快、愉快、忧愁、焦虑等,有⽆凝视、倾听、闭⽬、恐惧表情。对医务⼈员、亲友的态度和反应。

4.动作⾏为

有⽆特殊姿势,动作增多还是减少;有⽆刻板动作、模仿动作;动作有⽆⽬的性;有⽆违拗、被动服从;有⽆冲动、伤⼈、⾃伤等⾏为。对有攻击⾏为的病⼈,应避免与患者发⽣正⾯冲突,必要时可以对病⼈适当约束,这样会帮助病⼈平静下来。

(⼆)意识障碍的病⼈

如果⼀个病⼈呈现神情困惑、⾔语⽆条理、⾏为⽆⽬的、睡醒节律紊乱,⾼度提⽰该病⼈存在意识障碍。应从定向⼒、瞬间记忆、注意⼒等⼏个⽅⾯评估。要估计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并推测造成意识障碍的原因,以便紧急采取有可能挽救病⼈⽣命的措施。

(三)风险评估

在精神科只有两种情况需要做出紧急风险评估,⼀种是病⼈存在伤⼈⾏为,另⼀种是病⼈可能存在⾃伤的危险。风险评估的⽬的是:

①确定病⼈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后果;

②确定可能会诱发病⼈出现危险⾏为的因素;

③确定可能会阻⽌病⼈出现危险⾏为的因素;

④确定哪些措施可以⽴即采取。

精准的风险评估是基于全面病史采集和细致精神检查的结果。此外,知情者的描述、病史记录、警察局档案等信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常,重症抑郁患者、老年男性、健康状况不佳、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患者,以及有自伤史的患者,自伤或自杀的风险较高。而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命令性幻听者、男性患者、以及有暴力史的患者,则需要警惕其对他人的伤害风险。

针对这些不同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提前通知患者的监护人、对患者可能的行为进行预防、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报警、入院前严格检查患者的携带物品、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强制住院治疗等。

通过精神科检查,医生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诊断可能存在的精神疾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精神科检查在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患者重获心理健康。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增进您对精神科检查的了解,以及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参考来源:

[1]刘霞,杨金华,李沛亨,等.精神疾病患者首诊情况调查及健康指导的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3):3.DOI:CNKI:SUN:LCJS.0.2009-03-018.

[2]罗小年.对一个精神障碍诊断的意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 20(1):1.DOI:CNKI:SUN:LCJS.0.2010-01-051.

[3]刘破资,谢永标,岳伟华.现代精神医学:症状与诊断[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2, 10(4):2.DOI:10.3969/j.issn.1004-8189.2002.04.045.

最后编辑于 4 天前 · 浏览 1327

回复6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