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门诊医案- IT 程序员腹泻频发

发布于 04-26 · 浏览 1038 · 来自 iOS · IP 上海上海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李某,男,34岁,某互联网企业职工

【主诉】:腹泻频作 3 月,食生冷油腻辛辣或受凉后加重

【现病史及既往史】:平素手足不温。口干口苦。自觉脾胃虚弱,寻求中医治疗,遂至门诊就诊

【检查】:舌质红,苔薄白。右脉沉细,左脉微弦。外院行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诊断】腹泻

【治疗经过及结果】

初诊:以柴胡桂枝汤调和之。柴胡10  生黄芩10  法半夏10  北沙参20  桂枝6  炒白芍15  升麻6  防风6 煨葛根20  桔梗10 莲子10 芡实15  炒薏米15  山药20x7付

二诊,自觉口干口苦无,手足温。腹泻已无,大便1-2日1行,时有便秘感。舌尖微红,苔薄白。右脉寸细滑,左脉沉弦。守方微调。减桂枝为5,加瓜蒌10,以防便秘。柴胡10  生黄芩10 法半夏10  北沙参15  桂枝5  炒白芍15  升麻6  防风5  煨葛根20  瓜蒌10 莲子10  芡实12  炒薏米15 山药20  陈皮 8 7 付

三诊,腹泻、口干口苦已无,双脉和缓有力,舌苔明显变薄,舌质微红。柴胡10 黄芩10 法半夏10  北沙参15 桂枝4 炒白芍15  升麻6 防风5 葛根20  莲子10 芡实12 山药20  炒苡仁15 陈皮6  桔梗6  炙甘草6 ×7付



总结与讨论

患者初诊,症状大概两方面。一方面有脾虚,脾不升清,故而腹泻频作,食生冷油腻辛辣或受凉后加重;清阳实四肢,清阳不布,故而手足不温。

另一方面又有肝胆郁热:口干口苦,舌质红。右脉沉细,左脉微弦,更是提示本病定位在肝脾。处方选用柴胡桂枝汤调和之。

《伤寒论》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本意是论太阳和少阳合病,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营卫之功效。

img

国医大师王庆国教授将本方的主治功效进一步拓展,认为柴胡桂枝汤治外感,可两解太阳少阳之邪;在内则可和解二枢。少阳为表里之枢,脾胃为上下之枢。少阳之枢以肝胆为主涉及三焦,主半表半里;脾胃之枢以脾胃居中,主五脏六腑气机升降。柴胡、黄芩清肝胆郁热,畅达三焦;桂枝、白芍解肌温经,养血调中;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健脾和胃。

诸药寒热并用,气血双调,共奏和解表里、调和肝胆脾胃之效,灵活药物加减,可广泛运用于多种病证。

其核心病机为太阳少阳两经不和及肝郁脾虚。根据临床表现判别中医证型,所有疾病见相应证型者可初步考虑投以柴胡桂枝汤。

结合本案,定位于肝脾,有脾虚有肝热,因此可以使用柴胡桂枝汤为底方加减。因口干明显,用北沙参替代人参。患者主诉以泄泻为主,湿盛则濡泻,故而增大健脾化湿力度,加入山药、莲子、芡实、薏米等药物。同时,仿东垣之意,方中加入升麻、防风、葛根、桔梗等风药。

img


李东垣治疗脾胃病,善用补气药加风药。风药使用时具有以下特点:

(1)风药能胜湿;(2)风药能升发脾阳;(3)风药能解郁。  

二诊自觉口干口苦无,手足温。腹泻已无,大便1-2日1行,居然有时会有便秘感。守方微调。减桂枝为5,加瓜蒌10,以防便秘。

三诊,腹泻、口干口苦已无,双脉和缓有力,舌苔明显变薄,舌质微红,巩固疗效。

腹泻 (141)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4-26 · 浏览 1038

回复收藏3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