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西综笔记-生物化学-代谢的整合与调节

发布于 5 天前 · 浏览 705 · IP 西藏西藏

一、酶活性调节的两大类型

快速调节 vs 缓慢调节


快速调节改变酶活性

快速调节(秒级 / 分钟级起效)

通过改变酶的空间构象或共价结构,快速改变酶活性,包括:


1.变构调节(别构调节)

机制:小分子配体(如代谢产物)与酶非活性中心位点结合,诱导酶构象改变,从而激活或抑制酶活性。

特点:无共价修饰,调节过程无放大效应(因无酶促级联反应)。

举例:ATP/AMP 对磷酸果糖激酶 - 1 的变构调节。

2.化学修饰调节

机制:酶蛋白氨基酸残基(如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在其他酶催化下发生可逆共价修饰,常见形式为磷酸化 / 去磷酸化(占 80% 以上),其次为乙酰化、腺苷化等。

特点:有共价键变化,调节过程通过酶促级联放大,具有显著放大效应(如肾上腺素通过磷酸化级联放大信号)。

属于化学修饰的调节方式

磷酸化 / 去磷酸化:最常见,如糖原磷酸化酶的磷酸化激活。

乙酰化 / 去乙酰化:如组蛋白乙酰化调节基因表达(近年热点)。

腺苷化 / 去腺苷化:如大肠杆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腺苷化修饰。

-SH 与 - S-S - 互变:如巯基酶的氧化还原调节(如谷胱甘肽对酶活性的影响)。

▍易混淆的非化学修饰现象

酶变性失活:强酸、高温等破坏酶结构,属于不可逆损伤,非调节方式。

辅酶结合:如酶与辅酶结合形成全酶,属于组装过程,无共价键变化。

变构调节:小分子与酶别构位点结合改变构象,无共价修饰


★共同点:均属于快速调节,通过改变酶分子结构调节活性,不涉及酶的合成 / 降解。

▍缓慢调节(小时 / 天级起效)

通过调控酶蛋白的合成或降解改变酶的含量,起效较慢,包括:


酶合成调节:诱导合成(如药物诱导肝药酶)或阻遏合成(如产物反馈阻遏关键酶基因转录)。

酶降解调节:通过泛素 - 蛋白酶体途径等降解酶蛋白(注意:泛素化属于降解途径,不属于化学修饰)。

二、草酰乙酸的代谢去路

 三羧酸循环的核心枢纽分子

▍可直接生成的物质

柠檬酸:与乙酰 CoA 在柠檬酸合酶催化下生成,启动三羧酸循环。

天冬氨酸:经谷草转氨酶(AST)催化,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参与氨基酸代谢及糖异生(线粒体草酰乙酸以天冬氨酸形式转运至胞质)。

苹果酸: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参与线粒体 - 胞质间草酰乙酸的转运(苹果酸 - 天冬氨酸穿梭)及三羧酸循环逆反应。

▍不能直接生成的物质

乙酰乙酸(酮体):


酮体(乙酰乙酸、β- 羟丁酸、丙酮)由脂肪酸 β- 氧化产生的乙酰 CoA在肝内合成。

草酰乙酸仅参与乙酰 CoA 的代谢(如合成柠檬酸),但无法直接转化为酮体


三、关键酶的核心作用

决定速度、方向的 “瓶颈酶”


决定代谢途径的速度

关键酶通常催化代谢途径的第一步反应或分支点反应,因其活性最低、反应速度最慢,成为整个途径的 “限速步骤”。

例:糖酵解的限速酶为磷酸果糖激酶 - 1,其活性高低直接决定糖酵解的速率。

决定代谢途径的方向

关键酶多催化单向反应或非平衡反应,其活性变化可改变代谢流向。

例:丙酮酸激酶催化糖酵解的单向反应(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其活性抑制可推动糖异生方向。

常见误区澄清

❌ 别构调节的酶不决定反应类型(反应类型由酶的催化功能决定,如转氨酶决定转氨基反应)。

❌ 化学修饰的酶不决定反应部位(代谢部位由酶的亚细胞定位决定,如线粒体酶 vs 胞质酶)。



备考建议:


对比记忆:变构调节与化学修饰的区别(共价键、放大效应)是高频考点,需结合实例强化。

代谢网络:草酰乙酸作为三羧酸循环核心,需串联糖、脂、氨基酸代谢通路,明确其枢纽作用。

真题陷阱:注意区分 “化学修饰” 与 “酶变性”“辅酶结合” 等易混概念,近年常以具体反应形式考查。

最后编辑于 5 天前 · 浏览 705

回复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