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第九期理论学习班在成都圆满举行

发布于 6 天前 · 浏览 1204 · IP 福建福建
img

2025年4月19日 - 20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第九期理论学习班”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举办。

开班仪式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红教授作开幕主持,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徐保华作开场致辞,本次会议吸引了15个省200余位感染肝病领域的医生参与,共同探讨乙肝临床治愈的前沿进展与规范化诊疗策略。


第九期开班仪式:

共启乙肝临床治愈新征程 

会议开场环节,唐红教授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对各位专家同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我国的乙肝负担依然严重,在筛查、诊断、治疗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距离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2022年我国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有两大重要更新亮点:一是扩大抗病毒治疗人群以改善远期结局;二是提出优势患者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治疗追求临床治愈,这两点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了引领作用。而乙肝临床治愈门诊的开设将推动临床治愈这一目标的实现,加速让更多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img

唐红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徐保华二级巡视员/会长代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会和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向各位专家教授、同行和医务工作者对四川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纲要,响应WHO 2030的号召,四川省已将乙肝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由于四川省的乙肝存量较大,发病率较高,大量患者需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但部分患者因认知不足、医疗资源的缺乏等原因未获得及时干预,因此亟需提高基层医院防、筛、诊、治、康的能力。“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大四川省慢乙肝治疗的覆盖面,提高临床治愈率,希望四川的基层医生通过本次学习,能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提升临床路径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共同织就覆盖全川的防治网络,携手以“仁心仁术守护生命之肝”,为WHO 2030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img

徐保华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会/四川省康复医学会

推动门诊建设:

必要性与可及性助力探索标准化管理

唐红教授深入谈及了“乙肝临床治愈门诊”的必要性和可及性,指出“乙肝临床治愈门诊”的开设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优化诊疗流程,提高乙肝临床治愈率。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家斌教授分享了“乙肝临床治愈门诊”管理模式探索,助力推进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动乙肝规范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普及,计划实现门诊万例患者获得临床治愈,完成乙肝诊疗、临床治愈网络广覆盖。

img

唐红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img

李家斌 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实践探索:

提高乙肝经治患者临床治愈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邓存良教授主持时指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将造福大量乙肝患者,面对大量核苷经治和干扰素经治患者,如何帮助他们实现临床治愈是首要问题。在此,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卢明芹教授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蔡大川教授分别介绍了核苷经治患者和干扰素经治患者的临床治愈策略,指出这两类患者接受基于PEG IFNα治疗策略能获得较高的临床治愈率,相关证据不断夯实,证据基础扎实。邓存良教授总结到,两位教授的分享将打造应治尽治、能愈尽愈的乙肝防治新格局。

img

邓存良 教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img

卢明芹 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mg

蔡大川 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管理经验分享: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建设的标准化框架与基层路径

四川省人民医院杨兴祥教授担任主持表示,规范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建设是提升乙肝临床治愈水平的关键抓手,在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邓洪教授详细介绍了《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方案,从质控标准、多学科协作等方面为全国门诊建设提供标准化框架;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曹海芳教授结合本院经验,分享了门诊流程优化、患者分层管理等实战案例,为基层单位提供了可复制的参考路径。随后的互动答疑环节中,与会者围绕门诊建设展开热烈讨论,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碰撞将现场学术氛围推向高潮。

img

杨兴祥 教授

四川省人民医院

img

邓洪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img

曹海芳 教授

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


临床治愈痛点直击:

从临床治愈率的突破到避免复发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曾义岚教授担任主持,聚焦乙肝临床治愈的精细化策略与实践挑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刘永芳教授聚焦HBsAg低水平初治患者的临床治愈策略,循证医学证据指出,基于PEG IFNα治疗可帮助这部分优势患者实现更高临床治愈率。随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雷学忠教授针对治愈后管理痛点,系统性解析如何最大限度维持临床治愈持久性,避免复发。曾义岚教授总结时指出,两位专家的分享从“治愈突破”到“避免复发”,为构建乙肝全周期管理闭环提供了关键策略。

img

曾义岚 教授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img

刘永芳 教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img

雷学忠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科研与临床并重:

硬实力与软服务双轨并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白浪教授主持,聚焦乙肝临床治愈门诊的“硬实力”与“软服务”双轨并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杜凌遥教授结合团队经验,系统阐述了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数据管理与科研思维训练,指出数据规范是“临床科研的粮仓”,从结构化录入、动态化追踪、智能化分析等多维度强调数据质量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郭瑛教授从患者角度出发,深入分享了临床治愈门诊中患者沟通与管理的经验,强调应先与患者建立信任、明确治疗目标,再确定治疗方案,后期也需密切跟踪随访。白浪教授总结强调,从数据驱动到医患共赴,方能实现医学价值与患者为重的双重突破。

img

白浪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img

杜凌遥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img

郭瑛 教授

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


精准检测与安全管理:

双重护航驱动治愈信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红教授主持,围绕“精准检测与安全诊疗”主题展开深度探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柏明教授从临床医生的角度,生动有趣地讲解了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检测内容与临床诊疗意义,重点强调了HBsAg定量检测是监测临床治愈的良好生物学指标。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万谟彬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介绍了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指出在治疗过程中个体化治疗能更好地保证患者疗效获益最大化,密切观察、早发现、早处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李红教授总结强调,两位专家的分享从“精准检测”到“安全管理”,为乙肝临床治愈门诊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双引擎,将大大增强患者追求临床治愈的信心。

img

李红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img

廖柏明 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mg

万谟彬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上海长海医院)


会议总结

唐红教授祝贺第九期理论学习班圆满落幕,充分肯定课程的前沿性、实用性以及学员的高度学术热忱。她总结到,建设乙肝临床治愈门诊不仅有利于全国医疗技术的提升,也将为全国医疗技术升级注入动力,对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开设创新专病门诊有着指导意义,将助力推动诊疗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实现患者全程闭环管理与精准施治。希望各位同道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积极提高自身的临床治愈能力,共赴“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的伟大征程。

img

唐红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查看更多第九期理论学习班的现场照片

img
img
img
img
img


病毒性肝炎 (7)

最后编辑于 6 天前 · 浏览 1204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