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甲状腺癌观察,全球最大的尺度是什么?

发布于 04-21 · 浏览 1176 · IP 广东广东

前 言


超低风险的甲状腺乳头状癌

风险极低推荐观察

已经被写进全球各种指南和共识

而且在日本最新的2024版甲状腺癌指南中

超低风险甲状腺癌观察是强推荐


在前面几期文章中

Jeff也完整系统梳理了

全球甲状腺癌观察指南和共识的最新标准

本期文章

Jeff再次整理一下全球甲状腺癌观察的最大尺度


img

授权:觅知网



一、全球甲状腺癌观察的最大尺度


Jeff综合日本JAES甲状腺癌指南2024版、中华医学会指南2023年版、CACA指南2025版、美国ATA指南2024版草案、美国NCCN指南2025V1版以及韩国甲状腺放射协会共识2024版,取所有甲状腺癌观察标准的最大范围如下:


01、≤1cm乳头状癌最大观察尺度


1.观察对象必须是成人≥20岁

2.必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

3.对于高风险结节可以不穿刺活检(注意:有最高30%的可能是良性,有10-15%可能是侵袭性癌);

4.初始观察前结节直径≤1cm

5.没有临床可见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6.没有气管侵犯的风险(≥7毫米开始有侵犯气管案例)

7.没有喉返神经侵犯的风险(≥9毫米开始有侵犯喉返神经案例)

8.没有合并其他需要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或甲状腺旁腺疾病

9.可以前被膜贴近、突破、微小侵犯带状肌(日本JAES2021版

10.观察中最大直径不超过1.3cm(初始1cm+最大增大3mm)

11.由支持观察的专业团队进行主动监测



02、≥2cm乳头状癌最大观察尺度


1.患者预期寿命较短(放弃手术保守治疗)

2.部分无法手术的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其肿瘤病灶可能长期稳定,随访中无进展征象


img


二、国内甲状腺癌观察标准常见误区


有如下情况之一的,是突破了目前国内外指南和共识的适应症,不建议对患者做常规性建议和日常性科普宣传,患者坚持观察的,医生应向患者说明该情况已经突破当前全球指南和共识最大范围,不建议国家正规公立医院的医生,比如东肿张宗敏之类的医生,故意突破指南且面向社会做广泛的超适应症宣传。


1.<20岁的青少年儿童观察的

2.非乳头癌观察的

3.未经穿刺推荐观察的(无法排除10-15%的侵袭性癌以及高达30%混入的良性结节,可以参考韩国共识观察,但建议向患者明确告知)

4.初始诊断时结节尺寸>1cm观察的

5.观察期间结节增大3毫米且>1cm建议观察的(如:体态大师观察案例

6.发现淋巴结转移仍建议观察的(中危,碘131的指征)

7.结节和气管夹角>90度观察的

8.前被膜突破并侵犯带状肌观察的(目前仅日本JAES指南推荐,此种情况是全切+中危+碘131的指征,如果推荐观察需要对患者进行明确的告知)

9.观察期间结节增大>1.3cm的。


对于超过指南和共识适应症的情况,医生对患者做出观察的建议或者进行指导或者科普时,应明确向患者说明这个属于超适应症指导的情况,不建议东肿的医生把超指南当做广泛科普,避免患者误认为其他医院医生的医术或者医德存在问题。


img


后 记


Jeff过去多次提及

如果不按照指南和共识的适应症标准开展观察

不仅容易混入10-15%的进展性癌

而且还容易混入最高达30%的良性结节患者

当前中国的甲状腺癌观察

迫切需要统一认识、统一口径、统一标准

明确告知患者是否符合观察适应症


对于北京东肿和清华长庚这种医院

本身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又不是活不下去又不是非得挣这点钱

更不应该出于一己之私

故意超越全球指南最大观察范围标新立异

这种超全球指南共识适应症的躺平观察

不仅无法保证患者的健康和权益

也会增加医生个人的执业风险

而且这种操作搞得遵守指南的医生像傻子一样

更导致患者对医疗行业公信力的质疑

得不偿失


以超适应症和违背指南共识为代价

换来的患者的拥戴和支持

很容易被网络反噬并最终被同行唾弃

更难以持久经得起时间和岁月的检验


本期文章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阅读!

甲状腺癌 (58)

最后编辑于 04-21 · 浏览 1176

2 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