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医案集锦(52)——蛛网膜下腔出血案

姚松树医案(吉林中医药):
王某,女,59岁。1989年4月22日入院。7天前,突发头痛,项强,恶心呕吐,在某医院经脑脊液、CT检查,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降低颅内压、止血、抗感染等方法治疗,病情稳定,遂邀请中医会诊。
症见:患者精神淡漠,头晕而痛,颈项强直,时有呕吐;近3日来每天下午发热恶寒,心烦不宁,时或谵语,大便3日未解,小便短赤、舌红、苔薄腻微黄,脉弦细。拟清胆化痰,和胃畅中。方用蒿芩温胆汤化裁:
青蒿20黄芩10竹茹10枳实10青黛10茯苓12葛根12柴胡12半夏8陈皮8滑石15钩藤14山羊角40(单位:克)。
患者服药6剂,发热呕吐已止,大便解,头痛项强减轻,食纳、精神好转;再进6剂,诸证悉除,已能坐起吃饭,四肢活动自如。再拟益气活血通络调治以善后。
毛以林教授评析:
本案作者自注说:患者系“郁怒伤及肝胆,郁而化热生痰,痰热内阻,气血郁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机逆乱所致”。
经云:胆足少阳之脉,……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
胆经痰热窜入经脉,亦可见到头晕而痛、颈项强直,故本案之辨证有其可取之处,用蒿芩温胆汤清化胆经痰热,加钩藤、山羊角以清热熄风,药证相符,取效亦在意料之中。
最后编辑于 04-21 · 浏览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