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近日,由中国帕金森联盟主办、灵北中国支持的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题活动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展开。活动通过疾病科普、专题讲解、专家答疑、患者交流、智能设备体验等多种形式,旨在提升社会各界对帕金森病筛查、防治的认知,并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实用的康复指导和体验。同时,活动呼吁医疗机构、科研单位、企业及公众等共同行动起来,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注入新动力。
在4月20日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举办的活动中,帕金森病领域的权威专家聚焦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及解决方向、早筛早诊、以及帕金森病的全程管理等核心议题。通过专家讲座、圆桌讨论和互动体验等形式,深入探讨了帕金森病的临床挑战、患者护理和治疗方法,并为高风险人群提供了风险筛查、康复跟练、公益咨询等服务。
早期诊断:锁定疾病干预的“黄金窗口”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与老年人群密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其中,帕金森病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中老年人群中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提示,我国帕金森病患者人数高达362万人,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上升到500万,约占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的一半。这一趋势对医疗资源的精准配置和疾病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迫切需求。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宣武医院)执行主任陈彪教授
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在活动现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宣武医院)执行主任陈彪教授在主题演讲中强调,作为与衰老紧密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但要更早期诊断,离不开综合预测模式。从患者出现第一个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到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这之间的前驱期阶段可长达20年。目前,通过纳入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危险因素,及前驱期相关症状和体征,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前驱期患病概率和未来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万新华教授
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高,但其诊治率和识别率却并不高,特别是早期患者往往容易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万新华教授指出,帕金森病临床表现一般有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两种。运动症状的特点可以归纳总结为慢、抖、僵、倒;非运动症状则通常表现为便秘、情绪低落、抑郁、嗅觉障碍以及夜间睡眠障碍等。临床中,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在运动症状出现5年、10年甚至20年前,就已出现非运动症状。这些非运动症状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帕金森病,但患帕金森病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希望这些患者能够被尽早地识别出来,尽早得到治疗。
“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是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环境,甚至通过一些健康辅助手段,延缓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公众主动对健康进行管理、提前预防是非常重要的。”陈彪教授强调。
持续获益:从药物治疗到长期管理
国内最新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指出:确诊帕金森病后,无论是否影响到生活质量,都应尽早开始治疗。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还需进行长期管理,以实现长期获益3。帕金森病的治疗、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实现科学、规范的全病程管理,需要医生、患者、照护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从早期高效筛查到问诊到后续的家庭照护等形成一个闭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常见重大疾病发病率逐步增加。为了推动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批复成立了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宣武医院),为各级医院赋能,全面提升老年健康预防、诊治、护理、康复、监测评估体系。
2024年3月,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宣武医院)分中心落地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分中心依托宣武医院在老年疾病临床诊疗技术方面的优势,围绕老年健康和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以老年人功能综合评估和疾病早筛为重点,针对存在功能障碍和慢病风险的老年人,制定个性化健康指导和医疗方案,采用多学科分级诊疗管理团队,协同不同专科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多学科融合、个性化健康指导和医疗服务,构建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综合防治服务新模式。
北大医疗集团党委书记、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表示,帕金森病作为常见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整个疾病周期的管理是相当专业且具有挑战性的,正因如此,更需要将综合金融和医疗健康、医疗养老互相融为一体。平安集团和北大医疗一直在积极探索医险协同的新模式,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创新产品,希望能够从健康风险评估到健康干预,全方位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多方协作:构建诊疗-科研-社会支持网络
应对帕金森病这一复杂且长期的健康挑战,需要医院、企业、科研机构及政策制定者的深度融合。陈彪教授在活动现场表示:我们正通过数据共享、技术转化和资源整合,构建“诊疗-科研-社会支持”三位一体的协作网络,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并提升患者获益。
作为此次活动的支持方,灵北是一家专注于神经科学的全球制药公司,致力于促进脑部健康,改变生活,帕金森病也是灵北关注的重点疾病领域之一。长期以来,灵北始终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凭借在神经科学领域70多年的研究和开发经验,不仅提供现有的创新治疗药物,还在不断优化和创新治疗方案。目前正在早期临床阶段的小分子药物,有望在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控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希望通过不懈努力,为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更多创新治疗选择,为改善患者生活品质贡献力量。

灵北中国(内地与香港)代理总经理杨韶华女士
灵北中国(内地与香港)代理总经理杨韶华女士表示:“在应对帕金森病这一疾病挑战中,政府相关部门、协会、医院、企业及患者组织正形成多维协作网络,通过疾病科普教育和全病程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帕金森病从早期识别到全病程管理的闭环支持生态。作为脑部领域的专注创新者,灵北将积极发挥我们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积淀,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我们相信,通过各方的持续努力,能够持续提升公众对帕金森病早期诊疗的认知,更好地助力帕金森病的精准筛查和高效防治,为健康中国2030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编辑于 04-21 · 浏览 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