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伤寒论》
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方二十四。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大黄(酒洗,三两) 桃仁(去皮尖及两仁者,二十个)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全身血液淤滞,组织供血不足,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记忆力衰退。血液郁滞、组织循环不佳、血管组织脆弱,易于受损出血。治疗重点在于祛除血郁、修复血管而不是单纯止血,是治本之法。通过“喜忘”了解到全身循环淤滞,得出消化道出血是因组织血供不良导致结构脆弱引致。临床体会动物药尤其是虫类中药多能起到疏通血循环、改善血管壁状态的功能,针对性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蓄血”是《伤寒论》病理状态的一种,主要见于慢性病,是多种现代医学所谓疾病的发病基础,如脏器卒中、脉管炎、营养不良等。我们可用脉诊、舌诊的方法结合临床得出简单准确的诊断。
《伤寒论》认识到全身功能状态的统一性和局部的差异性,并熟练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我们学习《伤寒论》的治疗理念,在出现心梗、脑梗之前就可以发现全身血瘀的问题,有利于预测风险、早期干预,常可避免发病,即使发病,全身论治、针对性治疗疗效也很满意。
《伤寒论》总是能透过复杂的表象揭示事物内在的原因,对于消化道出血,能用简单的方法把血郁出血从其他出血原因中鉴别出来。《金匮要略》还有各种出血病情分析及治疗,为我们治疗出血、血郁性疾病提供了重要方法。
最后编辑于 04-20 · 浏览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