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严查!5大雷区提前预告
为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2025年4月14日印发),全国正开展广告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医疗广告被列为重点监管领域。

民营医院需高度重视以下合规要求,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一、严禁“神医”“神药”虚假宣传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要求严查假扮专家、虚构疗效的广告行为。例如,假借健康科普名义变相营销医疗技术或药品,或利用患者形象作推荐证明等均属违法。福建省等地已将此类行为列入行业监管重点,违规者将面临停业整顿、吊销资质等处罚。
二、杜绝食品、保健品“疗效化”宣传
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不得宣称疾病治疗功能,医疗器械广告需严格遵循审查内容。市场监管部门将对“疗效化”宣传、混淆药品与食品概念等行为重点打击。
三、广告发布前必须完成审查程序
《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广告发布前需经审查机关批准,且不得擅自修改已审核内容。长三角地区正试点医疗器械广告跨区域审查,民营医院应主动配合审查流程,确保内容合法合规。
四、警惕变相广告与互联网平台风险
利用健康养生节目、直播带货、智能设备推送等变相发布医疗广告,或通过弹出广告、竞价排名误导患者,均被列为整治重点。2023年《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已明确平台责任,违规者将承担连带责任。
五、强化行业自律与内部合规培训
市场监管总局倡导“服务型执法”,但同时也将违法成本与信用惩戒挂钩。民营医院需定期自查广告内容,组织学习《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广告法》等法规,避免因“无心之失”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最后编辑于 04-17 · 浏览 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