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六经辨证(29)——三焦咳嗽

发布于 04-16 · 浏览 299 · IP 天津天津
img

 

    沈可英医案(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蔡某,男,49岁,1995年8月3日就诊。咳嗽伴头晕头重20多天,患者20多天前出差,感冒发热38.2摄氏度,头晕,咳嗽,腹泻3-5次/每日,就诊于重庆市某医院,诊为胃肠型感冒,注射庆大霉素3天,热退泻止,但咳嗽不愈,咳嗽声重浊,痰白粘稠,头晕头重,头顶如压重物,胸闷腹胀满,口黏恶心,不渴,纳差无味,小便少且黄而灼热,大便似了未了,涩而不畅,舌红苔黄厚腻,脉濡滑。

回京后曾到某医院拍胸片未见异常,查肝功能正常,服交沙霉素等药亦未见效。

中医辨证为:三焦咳。证属湿热中阻,肺失宣降,治宜宣畅三焦气机,清热祛湿化痰。方用三仁汤和二陈汤加减:

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豆蔻6克,清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15克,生甘草3克,滑石18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竹叶10克,厚朴花10克。

患者服药4剂后,咳减,头晕头重大减,饮食有味,小便、大便畅,舌苔薄黄腻,上方去滑石、厚朴花,加连翘、焦麦芽、百部,以加强清热止咳的作用,又服5剂,舌苔薄白,诸证消失。

毛以林教授评析:

《素问·咳论》说: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饮食。姚止庵注解说:咳在三焦,则气癃闭不行,故令腹满而不思饮食!这种简明扼要的描述,抓住了三焦咳嗽症状的突出表现,即咳嗽影响到中焦脾胃运化水湿和水谷的功能。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由此将产生咳嗽以及许多症状。本案患者外感暑湿之邪,暑多夹湿:邪气侵犯上焦,肺失宣降而咳嗽;邪犯中焦,则气机阻滞,湿热中阻。三焦不畅,不能宣上导下,浊气上扰,故头晕头重如压重物。治宜宣畅三焦气机,清热祛湿化痰,故方用三仁汤分消三焦,宣畅肺气,合二陈汤燥湿祛痰,健运中焦,当取捷效!

普通感冒 (75)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4-16 · 浏览 299

回复收藏3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