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医案集锦(20)——汗为心之液,心窝汗出

一,毛以林医案:
毛以林教授指出:心功能异常患者,常常伴出汗的异常;随着心功能的改善,其出汗异常亦多渐趋于正常。
因此,患者出汗是否正常,是心功能状况的一个主要的观察点!
毛以林教授还回忆了一做研究生时的医案:
一位冠心病的患者,心胸部位汗出不止,其他部位无汗出,汗出热而粘手;口干;舌红少苔,脉结代。
毛以林先生以前并未见过类似的患者,亦未见过类似的文献记载。就以“心经……出属心系”为基础,综合考虑,认为该患者是心之气阴两亏之证,并拟用生脉散加浮小麦、麻黄根治疗。又持此方请教导师。师曰:此方可行!并示之以《中医临证备要》和《证治准绳》的相关记载。
患者服3剂而汗止。
二,乔振刚医案(浙江中医杂志):
赵某某,男,44岁。1991年12月6日初诊。
病史:7年来经常盗汗,乏力倦怠,腰酸便溏,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前医按盗汗属阴虚,从肾阴论治,用六味加减,先后用药达20余剂,未见好转,而盗汗益甚。
刻诊:乃细问病情,详加辨证。发现其盗汗仅见于心窝部,汗出后即醒,醒即心慌,后背冷楚,且平日畏寒肢冷,不独阴虚,阳亦虚也。治宜益心养营,温阳敛阴。处方:
附子、桂枝各5克,白芍、酸枣仁、茯苓各30克,当归15克,生地、熟地、炙甘草各10克,五味子、浮小麦各9克,五倍子、龙眼肉各7克,生姜3片,大枣5枚。
药用10剂后,盗汗渐止。又用金匮肾气丸调理月余,以巩固。
汗为心之液,亦有种种情形,须分别对待之。正所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也。
最后编辑于 04-15 · 浏览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