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理服务项目编码发布,失能人员护理收费或将更加合理

今日,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印发了《长期护理服务项目编码规则和方法》的通知。通知对长期护理服务项目编码的规则和方法做了详细解释。长期护理服务项目代码分5个部分共17位,通过大写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按特定顺序排列表示。其中,第1部分是长期护理服务项目标识码,第2部分是行政区划代码,第3部分是长期护理服务项目分类与代码,第4部分是长期护理服务项目分解码,第5部分是长期护理服务项目加收码。长期护理服务项目代码结构见图1。


其实,这几年各地在长期护理服务方面做了非常多的探索。2016年,国家选择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如苏州市印发《苏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苏人保医〔2017〕24号),将失能等级分为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三级。成都市制定多样化服务项目,针对躯体失能人员制定了包含生活照料、护理照护、风险防范、功能维护四大类共31项服务项目,其中必选项目为11项,可选项目为20项;针对失智失能人员制定了包含生活照料、安全照护、非治疗性照护、功能维护四大类共24项服务项目,其中必选项目为7项,可选项目为17项。这几年其实成果还是有目共睹的。
这次从国家层面出台建立长期护理服务项目编码,是否意味着在失能人员长期护理的收费方面会更加合理? 而且是由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文,是否以后这一部分费用全部由医保承担?那么是否又会面临现在医院所面临的“医保”问题?
各位亲,你们怎么看?
最后编辑于 04-13 · 浏览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