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医案集锦(13)——肺与大肠相表里之哮喘与便秘2


毛以林医案:
黄某,男,75岁。2007年12月23日就诊。患者反复胸闷胸痛15年,气促7年,近一个月胸闷加重,动则加剧。细问病史,近一个月以来,大便秘结如羊粪,腹胀,口干,舌质淡红,少苔,脉沉细,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治先通大肠,便通肺气自降。处方:
黄芪15太子参10黄精10桔梗6紫菀10怀牛膝15升麻3枳实5当归20肉苁蓉15火麻仁15。(单位:克,下同。)
12月25日二诊:大便质地变软易解,胸闷明显缓解,继续给与原方4剂。
12月29日三诊:大便正常,胸闷缓解,转方如下:黄芪15太子参10黄精10当归20丹参20肉苁蓉15怀牛膝15紫苏子10瓜蒌皮15桔梗10升麻3柴胡5。5剂。
三月后,与患者偶遇,言大便一直正常,胸闷气促未再发作。
毛以林教授说:此案结合前案,极易理解,无非是上病下取而已。并回忆自己(即毛教授)当年随其老师侍诊的情景:来了一个习惯性便秘的病人,老师要毛以林先生开方,看完毛氏所开之方,老师点点头说不用改了,可先用5剂;结果病人复诊的时候,诉说大便依旧不通,老师却说还用此方,只是提笔在前方之中加了一味“桔梗”以宣肺。
结果如何呢?其病若失!
此正所谓“欲取南风,先开北牖”!在临床上不仅腑气不通可以导致肺失宣降,而且肺失宣降也可以导致大便不通,二者互为因果。
最后编辑于 04-13 · 浏览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