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黑便的真相?内镜下取出神秘异物!


一、病例介绍
患者为86岁男性,因“黑便10天,伴上腹部间断隐痛,呕吐1次”入院。呕吐胃内容物,即食物残渣。
二、检查过程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胃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球部可见溃疡及瘢痕形成,球降交界狭窄,狭窄口见溃疡边缘,不排除狭窄肛侧溃疡出血。同时,球部见一扁平黑色异物滞留,内镜下观察其表面光滑,但因颜色及形态特殊,难以识别具体为何物。予内镜下取出异物,抓取过程较为困难,因异物质地韧,经多次操作后成功取出。异物大小约1.6cm,呈扁平状,两面结构相同,中间有一层夹心。当询问患者及家属时,他们均表示无法识别该异物。
三、病情分析与讨论
出血原因分析
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球降交界溃疡均有出血可能。十二指肠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患者的黑便症状高度提示消化道出血,结合内镜所见溃疡形态及部位,考虑溃疡侵蚀血管导致出血。
2. 狭窄部位的溃疡由于局部解剖结构改变,且修复困难,更容易反复出血。
四、治疗方案
1. 针对消化道出血,给予抑酸、止血、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及大便潜血情况。
2. 鉴于患者高龄且存在消化道狭窄,在出血停止后,进一步评估是否可行支架植入或手术治疗解除狭窄,防止再次出血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
3. 对于无法识别,可疑有害的异物,拍照留存并送检进行成分分析,以明确异物性质,为后续治疗及判断其对患者健康的潜在影响提供依据。
五、总结与反思
其实在本次胃镜前10分钟已经做过一次胃镜,检查者并未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异物,看着狭窄口持续冒气泡,考虑穿孔且未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异物,立即查看了患者胃镜前的上腹部CT检查,并没有穿孔的信息,检查者为了弄个明白,我再次为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结果如视频所示,修正了首次内镜的诊断,因此需要总结反思。
1. 对于高龄患者出现的消化道症状,要全面细致不漏每一个角落进行检查和分析,不能忽视任何可能的病因。
2. 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编辑于 04-11 · 浏览 6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