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结节、密度到底多少、有没有相差1毫米或2毫米不重要



女,59岁
2019年第一次CT发现肺结节,2021年第二次CT,2023年增强CT,左上肺手术,2019年时的影像,我两肺找出来的结节较明显的是下面这些:

左上叶肺尖磨玻璃小结节,轮廓与边界清楚,没有明显实性成分,考虑不典型增生可能性较大。

左肺上叶肺尖磨玻璃结节,轮廓与边界清楚,有小血管进入伴没有异常增粗,表面不平显毛糙,有血管贴边,但灶内没有明显实性成分,考虑原位癌或微浸润性腺癌可能性较大。

左上叶磨玻璃结节,轮廓与边界清楚,有血管进入,表面有浅分叶,灶内有小空泡征,但整体没有明显实性成分,考虑微浸润性腺癌或浸润性腺癌贴壁为主型可能性较大。

右上叶胸膜下微小磨玻璃结节,轮廓与边界不太清楚,没有实性成分,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较大。

左上叶胸膜下磨玻璃小结节,轮廓与边界清楚,密度较淡,没有实性成分,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较大。

右上叶后段磨玻璃小结节,轮廓较清楚,与旁边血管紧贴,表面略显毛糙,没有明显实性成分,考虑不典型增生可能性较大。

右上叶近肺门处后段磨玻璃结节,轮廓与边界清楚,表面毛糙,边缘不平,灶内有空泡征,密度不太纯,但说不上纵隔窗可见的实性成分,考虑微浸润性腺癌或原位癌可能性较大。

右下叶磨玻璃小结节,轮廓与边界清楚,有微小血管进入但没有异常增粗,灶内有空泡,似囊腔灶似的,壁没有明显实性成分,考虑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可能性较大。
再来看2023年时左上叶后来予以切除的较明显的几处:



其实左上几处病灶较2019年时说不上明显进展,也仍然是磨玻璃密度,部分伴血管进入。
再看2025年1月复查的:

右上叶胸膜下微小结节,密度较高,但仍很小,考虑良性或原位癌均可能,结合之前就有,当时密度稍低,还是原位癌可能性大点。

右上后段此结节仍边缘稍模糊,较2019年时说不上明显进展。

右上胸膜下混合密度微小结节,这种形态如果没有其他磨玻璃结节确诊是肿瘤的,则要考虑慢性炎或增殖灶可能性大些,有他处磨玻璃肺癌的,则要考虑肿瘤性的可能性大些,但风险目前肯定仍小的。

此灶较2019年似乎略显明显,但对比影像发现扫描条件似有不同,2025年的整体显得密度高一点,所以此灶其实并无显著进展。

右上叶胸膜下磨玻璃小结节,轮廓与边界清楚,没有明显实性成分,考虑不典型增生或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较大。

右肺磨玻璃小结节,轮廓与边界清楚,有小空泡征以及微小血管进入,没有明显实性成分,考虑不典型增生可能性较大。

右上叶胸膜下实性结节,缺乏膨胀性,考虑增殖灶可能性大。

右下叶病灶较2019年说不上明显进展,

左侧已经手术。
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太常见,而发展又多很慢,随访窗口期长,在能定期复查的情况下,其实不至于突然失控影响预后。这例也是发现6年了,从右侧的这些病来来看,其实最近的与6年前的并没有肉眼可见的显著进展。我们看2023年的与2019年的其实也是相仿的,我们是否理由认为其实若左侧也随访到现在,仍是与2019年类似?当然左上的相对是主病灶,切了没有错,对于多发磨玻璃结节,找到最合适的干预时机与最恰当的干预方式,从而减少对机体的创伤。本例患者建议先随访,9-12个月应该都可以,若有进展并风险增加时再来考虑干预处理,如何处理到时候看情况再综合考虑。风险增加最重要的是出现实性成分,其实也要注意血管进入并有异常增粗以及对周围结构产生影响(血管弯征、胸膜凹陷等)。
1、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病灶是不是恶性?近期有没有风险?要尽快手术还是能随访?如果要手术,方式如何选择或有哪些选择?不手术有没有其他办法控制或处理?
2、大小相差几毫米并不影响临床性质的判断与处理的决策,CT值的具体数值也不能反映病灶就是良性或恶性,需要综合评估。所以不需600还是负500,这都不是关键。
3、结节如果多发,最主要的有没有风险,如果主病灶仍可随访,更小的去数一共多少枚,或与之前相比有没有稍微大一点,这有何意义?反正也是随访,过于纠结只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
4、概率的事少去细究,比例说5年生存率80%,你无法知道自己是80%之内还是处20%之内,想破脑袋也没有用,该随访随访、该吃药吃药,其他交给时间来解答。
5、特别是小结节的。而有随访过的话,提供最早的和早近的基本上就已经可以回答问题,因为间隔时间最久的对比最明显。此外,若考虑是肿瘤范畴的结节,看了最近的没有风险能随访,则更早的意义就有限,总不至于此前风险还大些,现在反而风险低了。
最后编辑于 04-11 · 浏览 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