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严重下腹疼痛——带你看教科书级别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女,33岁,1-0-1-1。足月顺产1胎,早孕人流1次。
【主诉】:经期严重下腹疼痛4天。
【现病史及既往史】:平素月经规则,周期28-30天,经期6-7天,量中等,色暗红,近1年偶有严重痛经。LMP:2025-03-19,此次月经来潮下腹疼痛难忍,持续4天后缓解,外院查B超提示:右侧附件囊实性回声(大小约4.7*3.4cm,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现月经已干净,我院复查B超:右附件区见两个囊性包块,大小分别约43*29mm、31*26mm,壁厚,不光滑,内见细密点状等回声,考虑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既往无特殊病史。
【检查】:妇科检查:后穹隆未触及触痛结节。宫体:前位,常大,光滑,无压痛,活动可,右侧附件触及大小约7.0*5.0cm包块,活动度欠佳,轻压痛。左侧附件未及异常,无压痛。
CA125:380U/ml。
【临床诊断】:盆腔肿物(1.巧囊?2.卵巢恶性肿瘤)
【治疗经过及结果】腹腔镜探查结果如下:

腹膜型内异症:盆腔壁、子宫膀胱腹膜、大网膜表面见多发褐色火焰状表浅异位结节(色素沉着型),及斑点状白色结节(无色素沉着型),较大者直径约2.0cm。

部分结肠与右侧盆壁致密及疏松粘连。

卵巢型内异症:右侧输卵管走行扭曲,约1/2包裹粘连于卵巢,右侧卵巢囊性增大约7.0*5.0cm,见2房内生性巧克力囊肿,内有陈旧性咖啡色粘稠液体,囊壁中等厚度,内壁光滑,未见明显乳头状突起。

子宫前位,常大,散在水泡样炎性病灶及红色内异病灶。右侧卵巢约1/2与右侧输卵管包裹粘连,共同致密粘连于右侧盆壁及子宫右后壁阔韧带后叶。子宫直肠陷凹半封闭。

行腹腔镜下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囊肿破裂见巧克力样粘稠液体流出。术后病理:“右侧卵巢囊肿囊壁”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总结与讨论
1.内异症是生育期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约 10% 的生育期女性患有内异症,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表现因人和病变部位的不同而多样,症状特征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该患者1年前开始偶有严重痛经未重视,此次月经来潮痛经难忍,两次B超检查均提示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能,可伴有CA125升高,虽不特异,但也有助于诊断。腹腔镜检查能根据术中所见确定内异症临床分期、分型和生育力评估。
2.巧克力囊肿往往与阔韧带后叶及侧盆壁致密粘连,紧领输尿管,故在分离,切除或者剥除囊肿过程中易造成输尿管损伤,术中注意仔细辨别输尿管走形,小心谨慎。

3.根据第10版妇产科课本,对该患者行内异症评分:
腹膜表浅病灶>3cm,4分;
右侧卵巢深部囊肿>3cm,20分;
右侧卵巢及输卵管均1/2包裹致密粘连16分;直肠子宫陷凹部分消失4分;
内异症评分共:44分。
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IV期(重度)
4.术后长期管理:由于内异症术后存在高复发率,术后可以予以有效的药物治疗,如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孕激素、GnRH-a(推荐 6 个月)和 LNG-IUS。该患者术后病理回报后立即予GnRH-a。
最后编辑于 04-11 · 浏览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