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阿尔茨海默病诊断领域迎来重大革新
不久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诊断领域迎来重大革新。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与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and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NIA-AA)发布的《修订版AD诊断与分期标准》1,首次将生物学标志物作为诊断核心,推动AD诊疗从“临床-病理”模式迈向“精准生物学”时代。我们该如何抓住这一变革中的机遇?

NIA-AA标准要点速览
诊断标准更新:
1,明确AD为一类始于AD神经病理改变(AD neuropathologic change,ADNPC)即β淀粉样斑块形成和Tau蛋白沉积的疾病,这些神经病理性改变的进展导致临床症状出现;
2,AD的核心生物标志物被分为2类:
核心1类:在疾病的早期出现异常,包括β淀粉样斑块(A)以及磷酸化和分泌型AD Tau蛋白(T1),核心1类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异常即可诊断AD;
核心2类:是一类与AD Tau蛋白病相关的标志物(T2),在疾病的后期出现异常,可以提示疾病预后(如症状进展速度);
分期方案更新:
1,生物学分期:根据生物学进展程度,分为A-D期;
2,临床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分为0-6期。
NIA-AA诊断标准核心变革:从“症状依赖”到“生物标志物驱动”
1,生物学定义取代传统临床诊断
新标准明确,AD的本质是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和Tau蛋白异常沉积的生物病理连续过程,确诊需依赖生物标志物(如淀粉样蛋白PET显像、经证实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或准确的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症状只是疾病过程的结果,并不是诊断AD所必需的。新诊断标准可以避免误诊(如30%传统临床诊断为AD的患者实际无Aβ病理),为AD治疗提供精准依据。
2,生物标志物分类与分层应用

表1:AD相关生物标志物分类
新标准基于2018年的AD的AT(N)诊断框架2,提出ATNIVS框架(表1),将生物标志物细分为:
核心1类:确诊AD的金标准,包括Aβ蛋白病途径的生物标志物(A)和磷酸化Tau蛋白的中间片段(T1)。这两类生物标志物通常在疾病的早期同时出现异常。检查方式包括Aβ-PET显像、脑脊液Aβ42、血浆p-tau 217/181/231(目前血液检查AD相关生物标志物尚处在研究阶段,诊断效能不及脑脊液及Aβ PET显像,目前尚未有AD相关血液的生物标志物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核心2类:用于疾病分期与预后预测,包括Tau蛋白病相关生物标志物(T2)。T2类生物标志物,例如AD Tau蛋白沉积、微管结合区和非磷酸化中间区Tau片段出现较晚,与症状相关性高。检查方式包括Tau PET和体液MTBR-tau 243等。
其他辅助标志物:辅助鉴别共病,如神经损伤(N)、炎症(I),血管损伤(V)和α-突触核蛋白(S)等。
分期系统革新:动态监测疾病进展
与2018版分期框架相同,新标准也将AD的生物学进展和临床症状进行独立分期。
1,生物学分期(A-D期)

表2:AD的生物学分期
A期:仅核心1类标志物阳性(无症状)
B-D期:Tau蛋白沉积从内侧颞叶区域向新皮层扩散,标志疾病进展。
与其他疾病一样,AD的生物学分期越晚,其临床预后越差。PET显像在AD的生物学分期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体液生物学标志物仅能确定患者是否达到生物学A期(核心1生物标志物阳性),但是无法区分患者处于A-D中的具体分期;Aβ PET显像可以确定患者是否达到生物学A期,Tau PET显像不仅能提供AD患者是否有Tau蛋白沉积,还能定位具体的沉积部位信息,从而精准诊断AD的生物学分期。
2,临床症状分期(0-6期)
对比2018年的分期标准,新标准增加0期(核心1生物标志物阴性且无症状但携带致病基因),0期代表AD连续疾病谱的一部分。当核心1生物标志物出现异常,即达到临床分期1期。临床1期患者认知功能未受损,2期患者开始出现主观认知功能下降,3期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4-6期分别对应轻度、中度、重度的痴呆。对于生物学确定AD的患者,0-6期临床分期为AD连续疾病谱提供了明确的框架。


表3:AD的临床分期
3,生物学-临床综合分期

表4:生物学-临床综合分期
虽然生物学分期和临床分期必须独立进行,但临床医生可以根据生物学分期和临床分期综合分析。典型AD的进展是表4中沿着对角线的阴影单元格,从1A进展到4-6D。因共病病理(copathologies)、个体耐受、个体教育水平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与AD的生物学进展并不完全同步。综合分期位于对角线上方的患者(即临床症状比预期更重)通常存在有大于群体平均值的共病病理,而综合分期位于对角线下方的患者(即临床症状比预期更轻的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的认知储备或恢复力。
IWG:AD是一个“临床-生物学”概念,不应该仅靠生物标志物阳性诊断

在NIA-AA发布《修订版AD诊断与分期标准》后,国际工作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IWG)于2024年11月1日在JAMA Neurology发表了Alzheimer Disease as a Clinical-Biological Construct——An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Recommendation3, 在文中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AD诊断应遵循“临床-生物学”,IWG与NIA-AA关于AD诊断方面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表五:NIA-AA与IWG关于AD临床诊断的主要区别
AD诊断及分期标准更新:我们的基于与挑战
尽管目前AD的诊断仍存在争议,但无论是NIA-AA提出的单纯用生物学标志物诊断AD还是IWG提出的AD的诊断需综合临床症状及生物学标志物,都将生物标志物放在AD诊断和分期的重要位置。核医学凭借其功能/结构双重显像的优势,在AD诊疗中被推向舞台中央。生物学标志物的全面引入不仅重塑了临床诊疗路径,也为核医学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核医学为AD的早期诊断与精准分期提供技术支撑
1.Aβ-PET与Tau-PET的黄金价值:NIA-AA新标准明确将Aβ-PET作为确诊AD的核心1类标志物,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助力临床提前10-15年发现无症状期病理改变4。而Tau-PET可以提供AD患者大脑中Tau蛋白沉积部位,这是体液生物学标志物无法提供的,在AD的生物学分期中起到关键作用。
2.随访监测与疗效评估:对AD患者,Aβ PET和Tau PET可提供Aβ斑块清除或tau蛋白扩散情况,为靶向药物(如Aβ单抗等)的疗效提供可视化证据5。
3.多种探针+多模态影像整合:PET/MR可提供功能学信息和高软组织分辨率解剖信息,不仅可以评估患者脑代谢(FDG PET)、Aβ沉积情况(Aβ PET)、Tau蛋白累积区域(Tau PET),MR还能对AD中后期的解剖学改变(如大脑皮层变薄、海马萎缩)进行评估, 也可以对共病(如脑血管病)进行评估,助力AD患者的精准诊疗。
现存挑战:
1.检查效率:核医学患者通量增加,需优化检查工作流,高质高效完成检查;
2.鉴别诊断:共病病理干扰结果解读,AD常合并脑血管病、路易体痴呆等疾病,可能混淆PET影像特征,干扰诊断医生对影像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需要多探针+多模态影像综合分析,对患者进行精准诊断;
3.影像判读主观:神经影像阅片需要大量经验积累,影像判读存在一定主观性,亟需客观的定量分析平台。
GE医疗阿尔茨海默病深脑诊疗中心助力AD精准诊疗
GE医疗阿尔茨海默病深脑诊疗中心通过回旋加速器、化学合成仪、PET/CT、SPECT/CT、PET/MR及与神经定量分析软件结合,形成从核素生产、药物合成、图像数据采集到药物应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核医学生态系统完整闭环。从而更早期、精准地呈现疾病的分子层面状态,让临床能够发现更早期的病变并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助力AD的精准诊疗,协同业界加速重疾前瞻科研,推动重疾防治端口前移。

参考文献:
1.Jack CR Jr, Andrews JS, et.al. Revised criteria for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Workgroup. Alzheimers Dement. 2024 Aug;20(8):5143-5169
2.Jack CR Jr, Bennett DA, et.al. NIA-AA Research Framework: Toward a biological defini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Dement. 2018 Apr;14(4):535-562.
3.Dubois B, Villain N, et.al. Alzheimer Disease as a Clinical-Biological Construct-An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Recommendation. JAMA Neurol. 2024 Dec 1;81(12):1304-1311.
4. Chong JR, Ashton NJ, et.al. Blood-based high sensitivity measurements of beta-amyloid and phosphorylated tau as bio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 focused review on recent advances.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21 Nov;92(11):1231-1241.
5.Yun J, Shin D, et.al. Temporal Dynamics and Biological Variability of Alzheimer Biomarkers. JAMA Neurol. 2025 Feb 17:e245263. doi: 10.1001/jamaneurol.2024.526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960728; PMCID: PMC11833660.
最后编辑于 04-11 · 浏览 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