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寻觅重症医学未来研究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年数据给你答案!

发布于 04-10 · 浏览 4543 · IP 浙江浙江

【引言】

随着全球医疗技术革新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急重症医学作为提升危重患者救治和改善预后的关键学科,其临床价值日益凸显,例如《“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已将急重症救治列入“健康中国 2030”目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即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自2009年设立以来,持续专项资助急重症医学领域的新技术开发和病理生理机制研究1。本期小编将通过解读《2010 2024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急重症医学领域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1,总结并梳理15年间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急重症医学领域项目的申请受理与资助情况,为大家把握重症领域发展方向提供新依据。

img

研究背景--急重症与自然科学基金委

重症临床医学涉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创伤或术后恢复不良等复杂临床场景的紧急治疗与监护,是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和整体医疗实力的重要体现1-2。重症医学的临床研究为重症患者疾病诊疗的进步和规范提供了客观依据,也是重症医学不断发展的动力2

2019年成立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顺应当前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以及满足我国对人口健康、疾病诊疗的重大需求,一直通过项目资助等方式积极推动我国医学科学基础类研究和应用基础类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中就包括支持危重症医学, 例如据统计,相比于2014年, 2018年急重症医学/ 创伤 /烧伤/ 整形等领域申请项目数增幅高达 59.22%3

为了解当前危重症医学的领域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本文汇总分析了2010-2024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急重症医学领域的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

研究方法

检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Grants系统,收集整理相关数据,涵盖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包括数目、经费、项目类别、地区及依托单位分布等内容)。

注:自2015年起,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各类项目申请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本次分析中涉及的2015年度及以后的项目经费均为直接经费。此外,自 2021 年起,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不同类型的项目经费实行包干制和预算制,本次分析中涉及的 2021年度及以后的项目经费为包干制项目的总经费与预算制项目的直接经费之和。


研究结果:2010至2024年度相关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

01 近15年来,危重症医学的整体发展情况如何?

15年来,自然基金委共受理危重症项目申请13747项,累计资助1781项,资助经费总额达8.06499亿元,具体如下见图1

img

图 1   2010- 2024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急重症医学领域申请项目数量、资助项目数量及资助经费的变化趋势

不过,当前急重症医学领域的资助项目数低于各医学领域的总平均水平。见图2

img

图 2 2010 至 2024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各一级申请代码项目资助情况


02 近15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委主要资助了哪些研究项目?

资助项目以面上(774项)、青年科学基金(754项)和地区科学基金(163项)为主,三类占比达94.95%此外还包括重点项目26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5项,联合基金5项,国家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各2项及3项(见图3)。

img

图 3 2010 至 2024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急重症医学领域各类资助项目构成


03 近15年来,危重症医学的的哪些分领域有了突破性进展?

资助项目分领域主要集中在器官功能衰竭与支持H1602751项)和脓毒症H1601612项)领域,其数量之和占资助项目总数的76.53%1363/1781)。但自2021年起,脓毒症(H1601)的年资助项目数量已经明显超过器官功能衰竭与支持(H1602),具体见图4

img

图 5 2010 至 2024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急重症医学领域资助项目所在地区分布


05 近15年来,急重症医学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哪里?

资助项目关键词的词频统计结果见图6。 并且,105个关键词(出现频次>10)的共现可视化分析显示,脓毒症、组织器官损伤、肺损伤与中毒等是急重症领域近15年的研究热点。

img

图 6 2010 至 2024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急重症医学领域资助项目出现频次较高的前 30 位关键词


研究讨论:15年基金项目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近15年急重症医学领域基金项目的申请量、资助量及经费投入持续增长,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力支撑该领域研究发展。

其次,面上项目与人才系列中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开展比例较高,促使我国急重症医学资助项目逐渐形成了"探索+人才"资助体系。并且,数据显示,我国急重症医学研究前沿主要集中于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科技发达地区,不过,区域性专项计划(地区科学基金/联合基金)的稳步推进,也针对性支持了欠发达地区的学科建设,有效缓解了区域失衡问题。

此外,从数据分析来看,近年来急重症医学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从单器官损伤到多器官交互”、“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交叉”、“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特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各项数据分析显示,脓毒症器官功能衰竭与支持已逐渐成为领域研究热点,并且,自2010年起,脓毒症领域热度已逐渐超越器官功能衰竭与支持领域。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我国相关科研成果,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急重症医学在脓毒症与器官功能衰竭方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其中头部团队在脓毒症方向形成学术优势集群,其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展现出一定的影响力。

全球疾病负担统计,2017 年全球已有5000万例脓毒症病例,每年约1100万例脓毒症相关死亡,因此脓毒症已成为危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成本,世界卫生组织也强调脓毒症是全球医疗保健的重点4-6。并且,近年来体外器官支持已成为急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例如肾脏替代治疗、体外肺脏支持、体外肝脏支持等,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集成式体外器官支持的临床应用,例如,ECCO2RCRRT设备的结合,以及ECMOCRRT的并联应用7

因此,未来危重症领域的研究将更多的聚焦于“脓毒症”及“器官功能衰竭与支持”,例如重点探索多器官间的交互作用和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临床治疗中也有望见证更多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结 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据(2010-2024)显示,近15年来,急重症医学领域不断稳步发展,目前已构建"探索-人才"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并且在区域专项基金资助下,正在朝学科的地域均衡发展努力。更值得关注的是,研究热点分析表明,脓毒症与器官功能衰竭两大方向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占比76.53%),而且自2021年起,“脓毒症”的年资助项目数量已经明显超过“器官功能衰竭与支持”。因此,“脓毒症”和“器官功能衰竭与支持”很可能成为未来急重症科研与临床探索的主要发展领域。


更多内容点击此处前往万益特医学频道了解~

参考文献:

1.周慧婷,等.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5,37(01):9-16.

2.邱晓华,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 33(1):6.

3.漆智,等.中华创伤杂志,2019,35(9):5.

4.Cai S,et al.Crit Care. 2025;29(1):29. Published 2025 Jan 16.

5.Yao RQ,et al.Mil Med Res. 2023 Jun 19;10(1):27

6.连续性血液净化抢救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7.王敏敏.中国血液净化,2021,20(8):556-559.

本篇内容对您是否有帮助?
1 人
没有0 人
脓毒症 (126)
器官功能衰竭 (-1)

最后编辑于 04-10 · 浏览 4543

回复1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