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21年全球先天性心脏缺陷疾病负担变化情况及未来趋势预测研究
背景 先天性心脏缺陷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5 岁以下出生缺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先天性心脏缺陷仍是全球健康的巨大挑战,同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健康不平等问题,疾病的生命周期管理尚有进步空间,因此需要全面评估先天性心脏缺陷疾病负担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目的 探究1990—2021 年先天性心脏缺陷疾病负担变化,并预测至 2050 年的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并有望为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借鉴。
方法 利用 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统计和分析全球、21 个区域和 204 个国家先天性心脏缺陷患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及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的数量和标化率,结合相关性分析、健康不平等分析及前沿分析法进一步综合描述先天性心脏缺陷的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并采用贝叶斯年龄 - 时期 - 队列模型预测 2022—2050 年疾病负担情况。
结果 2021 年全球先天性心脏缺陷标化患病、死亡、DALYs 和 YLDs 率分别为 210.70/10 万、3.86/10 万、345.24/10 万和 14.25/10 万,1990—2021 年其估计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 0.02%、-2.53%、-2.48% 和 0.11%;1990—2021 年,低社会人口学指数(SDI)地区的标化死亡、DALYs 率最高,而高 SDI 地区的标化患病、YLDs 率最高。SDI 与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标化患病率(ρ=0.45,P<0.001)和标化 YLDs 率(ρ=0.71,P<0.001)呈正相关。相反,SDI 与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标化死亡率、DALYs 率呈负相关(ρ 值均为 -0.54,P 值均 <0.001)。1990—2021 年先天性心脏缺陷的绝对健康不平等有所下降,但相对健康不平等却有所增加;预测到 2050 年,全球先天性心脏缺陷标化患病、死亡、DALYs、YLDs 率将分别达到 218.24/10 万、0.91/10 万、118.48/10 万、14.73/10 万。
结论 1990—2021 年,全球先天性心脏缺陷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并且地区的负担随着 SDI 的增加而下降。
最后编辑于 04-10 · 浏览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