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十字构型外架间接复位:Gustilo-Anderson IIIB型踝开放骨折脱位力学稳定策略

发布于 04-09 · 浏览 7420 · 来自 iOS · IP 浙江浙江
icon骨外狂徒张三 推荐
icon骨外狂徒张三 已点赞

病例信息

姓名: XX  

性别:男  

年龄:55岁  

就诊时间:1小时前因外伤急诊入院  

主诉: 外伤后右踝部疼痛、出血、畸形1小时。  

现病史  

患者1小时前骑电动车直行时与转弯小汽车相撞,右侧踝部受撞击,当即出现右踝部剧烈疼痛、出血、肿胀及明显畸形,无法站立及活动。无昏迷、头痛、胸腹痛、脊柱疼痛等伴随症状。自行呼救后由他人送至我院急诊。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慢性病史。  

无手术及外伤史。  

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  

生命体征:血压130/70 mmHg,心率80次/分,呼吸18次/分,体温36.8℃,神志清醒。  

头颅、心肺、腹部、脊柱查体未见异常。  

专科情况(右踝):  

视诊:踝关节外翻畸形,内侧可见长约8 cm不规则皮肤裂口,深达骨质,内踝及胫骨远端骨质外露,内踝粉碎性骨折伴部分骨缺损,松质骨外露。  

触诊:局部压痛(+++),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皮温正常,末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  

活动度:踝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受限,伴骨擦感。  

感觉:足部远端感觉正常。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右踝关节正侧位):  

img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内踝粉碎性骨折,部分骨块缺如。  

外踝粉碎性骨折。  

踝关节外翻脱位,胫距关节对位不良。  

CT:

img


img


img


治疗计划  

1. 急诊处理:  

   

 临时外固定:支具或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中立位,避免进一步损伤。  

 完善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感染指标(CRP、PCT)、踝关节CT三维重建评估骨折细节。  

preview
此视频仅专业人士可见
去登录


2. 手术治疗:  

  伤口清创:彻底冲洗,清除异物及坏死组织,预防感染。

限期行“右踝开放性骨折清创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韧带修复术”。  

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植骨(内踝骨缺损)。  

3. 药物治疗:  

  静脉抗生素(如头孢三代+甲硝唑)预防感染。  

  破伤风抗毒素注射。  

  镇痛、消肿对症治疗(NSAIDs类药物)。  


4. 术后管理:  

  患肢抬高,密切观察血运及伤口愈合情况。  

  

处理分析

初步诊断  

右踝开放性骨折脱位(Gustilo-Anderson分型 IIIB)  

1. 内踝粉碎性骨折伴部分骨缺损  

2. 外踝粉碎性骨折  

3. 踝关节外翻脱位  

4. 踝部开放性伤口(皮肤裂伤8 cm,污染风险高)  

总结与讨论

踝部骨折Gustilo-Anderson分型

Gustilo-Anderson分型是评估开放性骨折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准,根据软组织损伤、伤口污染程度和骨折类型分为 I型、II型、III型(IIIA、IIIB、IIIC)。以下是踝部骨折的具体分型特点:


I型

伤口:≤1厘米,清洁,多为低能量损伤(如扭伤)。 

软组织损伤:轻微,无肌肉挤压或皮肤撕脱。 

骨折:简单(线性或轻度移位),污染轻。 

治疗:清创后一期缝合,内/外固定,感染风险低(<2%)。 

II型

伤口:1-10厘米,中度污染,软组织损伤较重(如皮肤撕裂)。 

骨折:中度粉碎或移位,可能伴骨膜剥离。 

治疗:彻底清创,延迟闭合伤口,抗生素预防,感染风险约5-10%。 

III型(高能量损伤,严重污染) 

IIIA型:

伤口>10厘米,严重污染但软组织可覆盖骨面(如碾压伤)。 

 需多次清创,皮瓣修复,感染风险10-20%。 

IIIB型: 

 软组织广泛缺损,骨外露,需皮瓣或移植修复。 

 感染风险高达20-50%。 

IIIC型:

 合并动脉损伤需血管修复,预后最差,截肢风险高。 

1. 急诊处理/彻底清创、抗感染、稳定骨折。 

2. 分型指导:I型一期闭合,III型需多学科协作(骨科、整形外科)。

开放性踝部骨折需 6-8小时内急诊处理,降低感染风险!

img


img


img


损伤特点: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内踝、前踝及外踝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严重损伤(符合Gustilo-Anderson IIIB型)。 

手术策略:

1. 清创与感染控制

  急诊彻底清创,清除污染及坏死组织,联合VSD(负压封闭引流)持续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 


2. 间接复位与临时固定

  内侧十字构型外固定架:跨踝关节固定,通过韧带牵拉间接复位踝脱位及外踝,避免直接操作加重软组织损伤。 

 优势:微创、减少医源性损伤,为软组织修复提供稳定环境。 


3. 外踝骨折固定

  外踝:MIPO(微创钢板置入)技术桥接固定,为踝外侧提供支撑。保护骨膜血供,促进粉碎区愈合。 

 内踝及前踝:解剖复位后采用可吸收棒固定,避免金属内植物残留,降低感染风险。 

 皮肤处理:内踝点状缝合减张,减少皮肤张力,联合VSD覆盖创面。 

技术优势:

外固定架十字构型:作为辅助复位工具,同时提供三维稳定性,八周左右可取外架,早期康复。 

微创理念:外踝MIPO联合内踝 前踝可吸收棒固定,减少软组织激惹,兼顾生物力学与生物学愈合。 

分阶段治疗:先稳定关节与软组织,二期缝合伤口,降低并发症风险。 

术后管理:

严格抗感染(广谱抗生素+局部VSD),定期换药评估软组织。 

早期非负重膝关节,足部活动(外固定架保护下),10周后取外架,后逐步过渡至负重训练。 

影像学监测骨折愈合,可吸收材料无需二次取出。 


高能量开放性踝关节骨折(Gustilo III型)、软组织条件差、感染风险高的患者。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十字构型外架,可在轴向牵伸,踝内外翻,前后移动,复位踝关节骨折及脱位,并提供跨踝关节固定。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previewplay video

术后第一天 锻炼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术后6天 可以直接缝合

开放性骨折 (139)
粉碎性骨折 (549)
内踝骨折 (39)
外踝骨折 (63)
踝关节脱位 (44)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4-15 · 浏览 7420

14 7 6
同行评议 1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