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如何看待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分类标准”------“标准还要如何修改”?

发布于 04-08 · 浏览 883 · IP 湖北湖北
icon离床医学离床医学 推荐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作为经典的风湿免疫性疾病而被大家熟悉。然而,诊断 RA 仍是一个有相当挑战性的课题。


众所周知,目前有两个经典的 RA 诊断分类标准。分别是 198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标准,以及 2010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ology, ACR/EULAR)分类标准。


很多医生误认为这两个标准是「诊断标准」,即诊断 RA 时需要对照标准来,符合标准则是 RA,不符合者则不是。


然而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在最初制定「分类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临床研究的可靠性、一致性。


如果我们看过「分类标准」的讨论文章就知道,文章通常会包含「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


如果「标准」是绝对可靠的,那它就不会被讨论 「 敏感性和特异性 」。


恰恰是存在一个「绝对可靠」的确诊 RA 病人,才能用来评判「分类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绝对可靠」的确诊 RA 的病人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1987 年 ACR 标准


早年标准制定基于有丰富的诊疗 RA 经验的风湿病专家的判断。比如,1987 年的类风湿关节炎的 ACR 标准的制定过程。


1987 年美国多个风湿病专家挑选了他们自己认定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共 262 个人,同时选择他们认为的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 262 个「非类风湿关节炎」的「风湿科其他病人」。对比这些病人的的差异后,从而确定用以区分两者的「分类标准」[1]


根据这些专家的研究结论,与非 RA 风湿病对照受试者相比,新标准对 RA 的敏感性为 91-94%,特异性为 89%[1]


但是,作为后来者,我们知道 1987 年标准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1. 专家认定的 262 个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平均病程太长:7.7 年。基本没有早期 RA。如果照搬该标准也就很难早发现类风湿关节炎。


2. 对照的 262 个病人并不是健康人,而是有病的风湿科病人,比如红斑狼疮等。这也导致不太可能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3. 诊断标准制定出来是给人用的,制定标准的专家和使用标准的临床医生之间的差异很大,不同临床医生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所以,制定出来的诊断标准一定要在临床医生用过之后,才能知道好坏,这在统计学上称为前瞻性组外验证(prospective out-group validation)。该标准试剂上没有经历这样的组外验证过程。


随着风湿病学进展,我们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大大改善 RA 病人的预后。而 1987 年标准不能早期发现 RA 的问题就尤为严重。


而且,1987 年那个时代还没有认识到抗瓜氨酸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ACPA)的价值。这也让诊断的可靠性不够。


2010 年 ACR/EULAR 分类标准


2010 年的 ACR/EULAR 分类标准的诞生经历了 2 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 


最初负责创建这些研究标准的工作组于 2007 年首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新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早期 RA 患者的临床研究,并使其能够纳入新型治疗药物的试验。


最后,确定选择分析来自一个北美和 7 个欧洲早期未分化滑膜炎患者队列的数据,以确定哪些特征可测能预病人最终会发展为 RA。


最终结论是:选定 5 个预测因素(MCP 肿胀、PIP 肿胀、手腕肿胀、手关节压痛、急性期反应、血清学异常),并给了不同的权重。

img



第二个阶段[3] 


包括以下步骤:


  • 组建专家小组
  • 患者病例场景的开发和排序
  • 为期 2 天的面对面共识会议
  • 评估分类标准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权重


共 24 名 专长于 RA 方面的临床医生(12 名来自欧洲,12 名来自北美)参与了第 2 阶段。他们中既有在风湿病学术中心工作的医生,也有在社区工作的医生。


每个专家组的医生们使用标准化模板提供 3-5 个真实病例,专家小组成员总共提交了 86 个患者病例场景。


抓取每个病人的如下信息:年龄和性别、关节疼痛的持续时间、关节肿胀的持续时间、晨僵的平均持续时间以及受影响关节的分布(关节肿胀和压痛,并标注在哪个关节上呈现)。


每个病例还提供后续病程的信息,是否在该评估时间点开始了甲氨蝶呤(MTX)治疗,以及专家的意见,使用从 1(极低概率)到 5(非常高概率)的 5 点的量表来评估「如果不治疗,那患者「发展为 RA」的可能性」。


每个已完成的案例都分配有一个唯一的名称。指导委员会的两名成员(TN 和 GH)选择了最能代表 RA 发展概率谱的 30 个病例。大多数案例属于中间 3 个概率类别。然后对这 30 个病例进行了简化和标准化。


在审查了 1 期研究结果后,专家小组成员对 30 例进行了排序,从 1(发展为 RA 的可能性最高)到 30(可能性最低)。


此外,对于每个病例,专家组成员都表明他们是否会开始使用 甲氨蝶呤 治疗(是或否,假设没有禁忌症并且患者同意)。绘制了每种病例场景和每个专家小组成员的排名平均值和分布。


专家小组于 2009 年 5 月举行了为期 2 天的会议。会议由来自新西兰奥克兰的内科医生 RLN 主持,他在共识会议和决策分析软件的使用方面拥有专业知识。


专家们就不同病例发展为 RA 的概率做了弥合分歧的讨论,即面对面的共识会议。


比如,会专门讨论一些「场景相反的配对病例」。病例 1 有偏低的 RF 和 ACPA 数值,但有 ≥4 个小关节受累;而病例 2 有偏高的 RF 和 ACPA 数值,但只有 2 个关节受累。这两个「场景相反」病例配对讨论。


对于每一对,先由专家们独立和匿名(使用触摸键盘)选择他们认为「发展为 RA」的可能性更高的病例场景。向小组介绍了意见分布 :有些医生认为案例 1 更有可能发展为 RA ,另一些医生认为案例 2 更有可能,还有医生认为两个案例具有同样的可能性。


专家们讨论了分歧的原因(如果有)。随后重新投票。当所有参与者都表示同意或表示他们可以接受多数决定时,即认为达成共识。


img

图:配对病例讨论的范例。来源:参考 3



最终形成了如下要素和权重:

img


后续还有第 1 阶段和第 2 阶段参与者审查共识会议的结果,进一步修订和定义了每个标准和标准类别,并概述了验证步骤。


并对第一轮讨论的 30 个病例情景中未包含的 56 个案例场景进行了简化、匿名化处理,并为其分配了唯一名称。(注解:第 2 阶段参与的专家们共提供了 86 个病例)


最终排除了 2 例(这 2 例是另一种炎症性关节炎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其余 54 例由 7 人(4 名指导委员会成员和 2 名不熟悉该项目的志愿者)在 4 个领域中独立分类,从而确定最终评分。


专家们讨论了分歧的可能解释。对标准或类别定义进行了修改,直到达成完全共识。


即先通过了 30 个病例讨论的结果,又在剩下的 54 个病例场景下再讨论修订(排除了 2 个不是 RA 的)。


最终形成了 2010 年 ACR/EULAR 分类标准的初稿。


2010 年 ACR/EULAR 分类标准沿用至今,我们发现该标准仍存在许多可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 2010 年 ACR/EULAR 标准中,把 RF 和 ACPA 的存在被赋予了同等的权重,并且可能贡献高达 50% 的归类为 RA 所需的分数。


但是,ACPA 已被证明是 RA 最具特异性的血清学标志物,而 RF 的特异性是中等的,尤其是在滴度较低时[4]


还有研究发现同时有「RF 和 ACPA」的双抗体阳性对诊断 RA 有很高的特异性[5,6],这比单一抗体(RF 或 ACPA)阳性能更好预告发展为 RA 的风险[7-9]


针对极早期关节炎的研究,即「Stop-Arthritis-Very Early」试验证明,被错误诊断的患者(2010 年 ACR/EULAR 标准下,评分 ≥6 的非 RA 病人)里 20.5% 为 RF 和/或 ACPA 阳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中大多数为 RF 阳性,而 ACPA 的检出频率较低[10]。(简称 SAVE 研究,纳入病程 ≤16 周的关节炎患者)


而 RF/ACPA 双阳性者仅仅限于 RA 患者。因此,在第七届风湿病学和自身免疫学国际大会上,发起了一项讨论,旨在通过改变血清学分级的权重因子来提高基于 ACPA 和基于 RF 血清学特征的分类标准的诊断特异性[11]


有研究者重新分析了「SAVE」试验的 325 人的血清结果[12]。经过 1 年的随访期,132 名患者被诊断为 RA,193 名患者患有其他风湿性疾病[10]


对血清学数据的详细分析显示,RF/ACPA 双重阳性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显示 RA 发展的 LR(似然比) 为 21.6,只有 3 名非 RA 患者表现出双重阳性,见下[12]

img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依赖于滴度,因为即使在低滴度下,双重阳性也被证明具有高度特异性。


在 9/132 的 RA 患者和 3/193 的非 RA 患者(所有未分化关节炎)中观察到 ACPA 单阳性,因此对 RA 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相比之下,单个 RF 阳性不能区分 RA 和非 RA,即使存在高滴度时也是如此(见上图)。因此,对 RF 和 ACPA 给予相同的权重不再合理。


综上述,目前肯定如下结论[12]


  • 在没有 ACPA 的情况下,弱阳性 RF 结果对诊断 RA 不具有特异性;
  • 在没有 ACPA 的情况下,强阳性 RF 结果是指示性的,但对 诊断 RA 不具有特异性;
  • 在没有 RF 的情况下,阳性 ACPA 结果对诊断 RA 有特异,
  • ACPA 和 RF 的共存,对诊断 RA 具有高度特异性,并且明显比单纯的 ACPA 阳性更具特异性。


这里笔者指出,高阳性 RF 的指示性价值是指「区分病人和健康人」;即高阳性 RF 者通常不是健康人,而可能是「RA、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等等疾病的患者[13]。但不能特异性指向诊断 RA。


所以,有学者建议应考虑 RF 与 ACPA 的抗体类型(IgM、IgA、IgG 等)、抗体数值和综合阳性(非 RF 和 ACPA 的其他抗体),应给予血清学标志物不同的权重。因此,对 RA 分类的血清学评分的精细权重的建议如下[12]


  • RF/ACPA 双阴性则积分为「0」
  • 低阳性 RF 则积分为「0」
  • 高 RF 数值则积分「1」
  • 低 ACPA 数值则积分「2」
  • 高 ACPA 数值则积分「3」
  • ACPA/RF 双阳性(与滴度无关)则积分「4」


因此,建议相应地修改 2010 年 ACR/EULAR 分类标准:总积分为 11 分,诊断 RA 的切点仍为 ≥6 分;具体积分如下[12]

img

注:大关节:肩、肘、髋、膝、踝。小关节:MCP、PIP 关节、第 2-5MTP、拇指指间关节和腕关节。


将新的分类标准用于 SAVE 队列,将血清阳性的非 RA 患者的误分类从 79%(原 2010 年 ACR/EULAR 评分)降低到 47.4%(新分类),误诊率的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影响血清阳性 RA 的诊断敏感性(皆为 97.3%),两种分类评分的诊断敏感性相同[12]

img

图:对 SAVE 队列的研究,原 2010 年 ACR/EULAR 评分对比新评分系统。来源:参考 12


请注意,采用新积分的前提是至少有 1 个关节有滑膜炎,且排除其他更可能引起滑膜炎的疾病;这点跟原 2010 年 ACR/EULAR 分类标准一致。


然而,问题并没有结束。


血清状态在 2010 年 ACR/EULAR 标准中权重较高,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分类(和诊断)。这种延误会让 类风湿关节炎(RA )病人表现出更高的疾病活动度。


实际上,RF 和 ACPA 双阴性的所谓“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里有相当部分有其他自身抗体阳性,因此,正在讨论其他抗修饰蛋白抗体(例如氨基甲酰化或乙酰化肽抗体)的附加诊断价值。


另外,不同血清类型的 RF(IgA、IgG、IgG)对诊断 RA 是否有帮助?这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限于篇幅不在本篇讨论。





参考文献:


1,Arnett FC, Edworthy SM, Bloch DA, et al. 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1987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rthritis Rheum 1988;31:315–24. 10.1002/art.1780310302


2,Funovits J, et al. The 2010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ological report phase I. Ann Rheum Dis. 2010;69:1589–1595. doi: 10.1136/ard.2010.130310.


3,Tuhina Neogi , Daniel Aletaha, Alan J Silman, et al. The 2010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Phase 2 methodological report . Arthritis Rheum. 2010 Sep;62(9):2582-91.doi: 10.1002/art.27580.


4,Van Hoovels L, Vander Cruyssen B, Sieghart D, et al. A multicenter study to improve clinical interpretation of rheumatoid factor and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peptide antibodies test results. RMD Open 2022;8:e002099. 10.1136/rmdopen-2021-002099


5,Sieghart D, Platzer A, Studenic P, et al. Determination of autoantibody isotypes increases the sensitivity of serodiagnostic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Front Immunol 2018;9:876. 10.3389/fimmu.2018.00876


6,Van Hoovels L, Vander Cruyssen B, Sieghart D, et al. IgA rheumatoid factor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Clin Chem Lab Med 2022;60:1617–26. 10.1515/cclm-2022-0244


7,van de Stadt LA, Witte BI, Bos WH, et al. A prediction rule for seropositive arthritis in seropositive arthralgia patients. Ann Rheum Dis 2013;72:1920–6. 10.1136/annrheumdis-2012-202127


8,ten Brinck RM, van Steenbergen HW, van Delft MAM, et al. The risk of individual autoantibodies, autoantibody combinations and levels for arthritis development in clinically suspect arthralgia. Rheumatology 2017;56:2145–53. 10.1093/rheumatology/kex340


9,van Boheemen L, van Schaardenburg D. Predict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at-risk individuals. Clin Ther 2019;41:1286–98. 10.1016/j.clinthera.2019.04.017


10,Machold KP, Landewé R, Smolen JS, et al. The stop arthritis very early (SAVE) trial,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n glucocorticoids in very early arthritis. Ann Rheum Dis 2010;69:495–502. 10.1136/ard.2009.122473


11,Steiner G, Van Hoovels L, Csige D, et al. Should ACR/EULAR criteria be revised changing the RF and ACPA scores. Autoimmun Rev 2024;23:103421. 10.1016/j.autrev.2023.103421


12,Guenter Steiner, Patrick Verschueren, Lieve Van Hoovels,et al. Classif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s it time to revise the criteria? RMD Open. 2024 Apr 19;10(2):e003851. doi:External, opens in a new tab.10.1136/rmdopen-2023-003851


13,Shmerling RH, Delbanco TL. The rheumatoid factor: an analysis of clinical utility. Am J Med 1991; 91:528.

类风湿关节炎 (74)
风湿性疾病 (8)

最后编辑于 04-08 · 浏览 883

回复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