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A+CT-FFR联合诊断及治疗-左主干血栓1例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40岁男性,高脂血症、吸烟史。
-拒绝有创冠脉造影(ICA),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
【主诉】:因呼吸困难和胸痛就诊
【现病史及既往史】:高脂血症、吸烟史
【检查】:
影像学发现:
-初次CTA:左主干(LMCA)开口处低密度(40HU)血栓,狭窄<50%(图1-3)。
-1个月后复查CTA:血栓完全消退(图2,4)。
-CT-FFR:血栓处CT-FFR值未提示血流受限(图5)





【临床诊断】:左主干血栓
【治疗经过及结果】:
-抗凝(依诺肝素)+抗血小板(阿司匹林)+他汀治疗。
-血栓消退,无需侵入性干预。
总结与讨论
临床意义与创新点
1. 无创诊断的可行性:
-在战争地区(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无法开展ICA时,CTA联合CT-FFR成功诊断并指导治疗。
-避免有创操作风险,尤其适用于拒绝ICA或高危患者。
2. 治疗策略的启示:
-抗凝治疗(依诺肝素)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溶解左主干血栓。
-随访CTA验证血栓消退,减少不必要的支架植入。
3. CT-FFR的独特价值:
-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辅助判断是否需要血运重建。
-本病例中CT-FFR显示血栓未影响血流,支持药物保守治疗。
潜在争议与挑战
1. 适应症范围:
-左主干血栓通常需紧急干预(如PCI或搭桥),本案例选择保守治疗是否具有普适性?
-需权衡血栓负荷、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2. 影像诊断的局限性:
-CTA对血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依赖于操作者经验及图像质量。
-HU值范围重叠(血栓 vs. 斑块)可能导致误诊。
3. CT-FFR的准确性:
-在急性血栓场景中,CT-FFR是否能准确反映瞬时血流变化?需更多研究验证。
总结
本病例展示了无创影像技术(CTA+CT-FFR)在左主干血栓诊疗中的突破性应用,尤其在资源受限或患者拒绝ICA时具有重要意义。抗凝治疗的成功为选择性病例提供了新思路,但需谨慎评估血栓风险及血流动力学状态。未来需进一步积累证据,明确该策略的安全边界及适用范围。
文献: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Thrombus Diagnosed and Managed With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an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Derived From Computed Tomography.Clinical Medicine Insights: Cardiology Volume 13: 1–3
最后编辑于 04-08 · 浏览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