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同样两肺磨玻璃影,不同的病因,不同的治疗

发布于 04-05 · 浏览 2293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icon李梦杰huxi 推荐
icon李梦杰huxi 已点赞
icon李梦杰huxi +15丁当

患者,男,60岁,以“发热伴咳嗽、痰5天”为主诉入院。患者是一个电焊工,平时身体健康,没有慢性疾病。5天前无诱因下出现畏寒、发热,体温在38~39度之间,伴咳嗽、咯少量黄痰。在当地医院就诊,CT显示“两肺弥漫磨玻璃影”,诊断“肺炎”,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不佳,转我院进一步治疗。查体: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温38.3摄氏度,心率102次/分,呼吸20次/分。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罗音。心腹查体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 2.7*10^9/L,中性粒细胞69.7%,C反应蛋白78mg/L;血沉:80mm/h;CRP78mg/L;免疫五项:IgG6.13g/L,其余正常;生化:肝肾功能正常,LDH395IU/L;呼吸道病原体IgM:阴性;呼吸道病毒12联检:阴性;自身抗体:阴性;TBNK:正常。胸部CT如下图:

img


img


img

从影像上看,患者的磨玻璃影似乎以内中带分布为主,两侧大致对称,我们最初想到的是肺水肿,至于感染部位未必是在肺内。因此我看了当地医院出院小结的报告,结果发现心超结构是正常的。外院的BNP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像是心衰的表现。其次我们想到肺部耶氏肺孢子菌感染,但是这种感染在肺内通常是均匀弥漫的磨玻璃影,也就是内中外带均是磨玻璃影,而这位患者的分布则是非均匀性分布。最初治疗,我们仍然想覆盖非典型病原体,选择了奥马环素,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患者仍有持续发热,于是我们安排患者进行了气管镜检查,并将肺泡灌洗液送靶向宏基因检测。常规的化验结果阴性,但靶向宏基因检测则显示多重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序列数40)/副流感嗜血杆菌(序列数480)/耶氏肺孢子菌(序列数20)/人多瘤病毒5型(序列数10)/EB病毒(序列数10)/人疱疹病毒7型(序列数20)。面对这么多病原微生物,我们要如何下手呢?特别是其中的确有耶氏肺孢子菌,我们要用SMZco(复方新诺明)覆盖肺孢子菌吗?我们认为患者没有免疫缺陷的基础情况,实验室检查也未发现T淋巴细胞功能严重缺陷,影像上也非典型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的表现。另外,我们考虑左氧氟沙星对于副流感嗜血杆菌通常不存在耐药问题,那么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不佳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真正的感染病原体,其实是铜绿假单胞菌。因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单用左氧氟沙星常常效果不佳。于是,我们对抗菌素进行了调整,停用奥马环素,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患者体温很快就恢复正常,炎症指标也很快正常。一周后复查肺CT,奇迹发生了,肺部变得干干净净

img


img


img

(见下图):病例二:患者,男,76岁,以“胸闷、气促2年余,加重半月”为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急,缓慢加重,未予重视。半年前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肺纤维化”,予以口服甲强龙8-12mg/天治疗,并在家中氧疗,症状并未有所改善。半个月前,患者胸闷气急加重,活动严重受限,急诊来到我院治疗。查体:患者口唇和甲床明显发绀,双侧中下肺背侧可闻及弥漫细湿罗音(Velcro罗音),双手杵状指明显。

img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 10.7*10^9/L,中性粒细胞71.2%,血红蛋白179g/L,C反应蛋白63.6mg/L;乳酸脱氢酶405IU/L(参考值0-240);BNP:16pg/ml(参考值0-100); IgE:265kIU/L(参考值0-80);肿瘤标志物:CEA6.14ug/L,NSE32ug/L,CYFRA10.6ug/L,SCC1.12ug/L; 呼吸道病原体:甲流IgM阳性,副流感病毒IgM阳性;咽拭子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六联检):阴性;血巨细胞病毒DNA和EB病毒DNA:阴性;细胞因子:阴性。肺部CT见下图:

img


img


img


患者存在严重的呼吸衰竭,我们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流量50L/分,氧浓度50%),氧饱和度勉强维持在94%。因此我们不可能通过有创检查获取病原体证据,而患者无痰也无法进行痰液相关检测。这时候对我们的考验就是:这个患者是IPF急性加重吗?还是IPF合并了某种微生物感染?这两种情况临床上区分有一定难度,IPF急性加重往往病情发展更加突然,呼吸困难程度更严重,而且对激素治疗不敏感。因为这个患者之前有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的病史,因此我们怀疑他有可能是感染耶氏肺孢子菌,给患者用上了复方新诺明。当然,由于他还有流感和副流感病毒IgM阳性,是否还有流感病毒肺炎呢?虽然从临床过程上看,流感病毒肺炎可能性小(如没有明显发热、咽拭子流感核酸阴性),但是为慎重起见,我们仍然用上奥司他韦。除此之外,为了减轻肺部渗出,改善患者氧合,我们也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经过8天的治疗,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已更换成鼻导管吸氧。复查CT可见两肺弥漫磨玻璃影有了明显吸收(见下图):

img

后期激素减量,同时给予吡非尼酮抗纤维化治疗,患者也顺利出院,回家康复治疗。

特发性肺纤维化 (26)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4-05 · 浏览 2293

4 收藏9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