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需减重?如何减重不反弹?脂肪最怕的中医调理法来了
健康的体重范围可以通过体质指数(BMI)来判断,BMI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在18.5-24之间属于正常范围,BMI在24-28之间被认为是超重,而BMI≥28就属于肥胖。
需要减重的人群主要包括超重和肥胖人群,以及一些虽然BMI在正常范围,但体脂率过高、腰围过粗(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存在腹部肥胖情况的人群。“腹部肥胖更容易引发代谢紊乱和慢性疾病。”黄炳辉介绍。
中医如何减重
注重以脾胃运化为核心的体质重塑
中医减重因注重整体调理和内在平衡,且副作用小,一直备受群众喜爱。高丽君介绍,中医减重强调从整体调理患者体质,减少复胖可能性。“健康减重并非短期数字游戏,而是以脾胃运化为核心的体质重塑。”黄炳辉说,中医减重从脾胃运化入手,结合现代技术,可形成“抑制摄入—加速代谢—调节内分泌”的立体化方案。“中医更注重对症下药的私人定制。”
简单来说,中医减重是通过中药调理、中医治疗、饮食与作息调理、运动等多种方式之下,提升患者身体代谢、调解患者内分泌,从而改善患者体质。
“肥胖人群一般是痰湿、气虚、阳虚的体质,通过中医药调理,能达到改善体质,提升身体基础代谢能力。”高丽君说。
根据患者体质辨证论治,可以个性化开具中药药方。“如我院自制清脂方、甘蔓清脂茶就针对胃热痰湿类型的肥胖人群。”高丽君说。
中医治疗的手法包括穴位埋线、温针灸、艾灸等。“通过刺激中脘、天枢、滑肉门、曲池、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调肠健脾、祛湿化痰。”高丽君介绍,埋线疗法可持续温和刺激穴位2-4周,健脾祛湿,提高代谢,从而达到体质重塑、减重的目的。
在减重期间,可以采取“5+2”轻断食的饮食方式。“我们在验证了多种轻断食方式后,目前采用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提出的‘5+2’轻断食的饮食方式。”黄炳辉说。
“5+2”轻断食,即一周之内5天正常饮食,不连续的2天适当少吃。轻断食期间,男性每日能量摄入控制在600千卡,女性控制在500千卡。同时,建议吃饱时适当运动,断食时充分休息。
“这种断食方式使一周内平均能量摄入下降,目前已有很多研究报告支持其能够减重,有助于改善血糖水平,选择不连续的2天少吃还可以减轻饥饿感。”黄炳辉介绍,认真坚持此方法,有望实现一个月减重2公斤至3公斤。
运动方面,超高体重人群不宜开展激烈运动,可采取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注重呼吸与动作配合,以促进气血运行。
大多数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只要在3—6个月内将体重降低5%—15%并维持,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健康状况。“极端减重会让关节受损、月经失调。”高丽君提醒,节食等极端减重方式会使基础代谢率下降、肌肉流失、瘦素下降,同时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反而影响身体健康,造成体重反弹。
如何维持体重
不熬夜多运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事实上,体重管理非短期行为,需要建立健康生活习惯。
黄炳辉介绍,“溜溜球效应”是减重后反弹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谓“溜溜球效应”,指的是人从减重行为获益后,产生放松和自我奖励的心理,从而引发饮食失控。同时,脂肪细胞具有记忆效应,人一旦恢复不健康饮食,脂肪细胞会迅速恢复原状,进而引发体重反弹。
对于大多数减重者来说,某种程度的减重后,反弹可能难以避免。但明确自身肥胖情况、制定合理的减重目标、选择适宜的减重方案、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或减轻减重后反弹。
长期的体重维持需要执行综合的体重管理计划,有效的行为干预政策可提高生活方式管理的依从性,并达到良好的减重效果。有研究表面,定期自我称重者较没有定期自我称重者在1年减重维持期体重反弹更少。
“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做到营养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等。”高丽君介绍,健康且可长期坚持的饮食方案,是避免体重反弹最重要的一步。
健康的饮食方式,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
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合适的运动不仅可以消耗能量和脂肪,还可以提高肌肉含量,提升基础代谢率和身体素质。“可以每周进行2—3次有氧耐力运动,每次30分钟至1小时,比如跑步、骑车、游泳等大肌肉群运动。”
黄炳辉提醒,年龄偏大的人群,运动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可以开展瑜伽、八段锦、易筋经、太极等。“要根据自身心肺功能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太高强度的运动不仅不利于坚持,可能也会损害健康。”
良好的睡眠无论对于减重还是保持身心健康都十分重要。“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无规律可引起内分泌紊乱、脂肪代谢异常,增加肥胖风险。”高丽君建议,市民群众应按昼夜生物节律,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建议在夜里11时之前上床睡觉。
体重管理的价值,不仅在于体重的数字变化,更在于其对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体重的烦恼既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也是民生大事。随着春日温度的提升,“管住嘴、迈开腿”,为更健康的自己而努力吧。
延伸
“5+2”轻断食食谱参考
间歇性断食又叫轻断食,这种断食方法并不是饥一顿饱一顿。最常见“5+2”轻断食,即一周之内5天正常饮食,2天(不连续)轻断食(女500千卡/天,男600千卡/天)。
这种断食方式使一周内平均能量摄入下降,目前已有很多研究报告支持其能够减重,有助于改善血糖水平。选择不连续的2天轻断食,还可以减轻饥饿感。
下面的“5+2”轻断食食谱,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给希望减重的健康人群作为饮食参考。
非断食日食谱
早餐(7:30):主食50克,粗细搭配蛋白质食物150克(1个鸡蛋+牛奶/豆浆250毫升),补充一颗复合维生素片。
加餐(10:00):脱脂酸奶150克
午餐(12:00):主食25克,粗细搭配蛋白质食物150克(瘦肉50克+1个鸡蛋或者豆腐100克或者豆干50克),蔬菜250克。
加餐(16:30):低脂酸奶150克
晚餐(18:30):主食25克,粗细搭配蛋白质食物100克(瘦肉50克+1个鸡蛋蛋清或者豆腐100克或者豆干50克),蔬菜250克。
加餐(睡前):低脂酸奶150克
断食日食谱
每周自选非连续的2天作为断食日
推荐:周一和周四
早餐(7:30):鸡蛋1个,脱脂牛奶/低脂酸奶100克,复合维生素1片。
午餐(12:00):水果150-200克
晚餐(18:30)主食25克,蔬菜200克(水煮),蛋白质类食物50克,复合维生素1片。
全天饮水量:2500毫升
同时可以考虑家用减重果汁进行减重
具体为芹菜250克,苹果1个,黄瓜一根,打成汁,早晚各喝500毫升。
文章转发自南方+
最后编辑于 04-03 · 浏览 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