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科普健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科普

发布于 04-02 · 浏览 1643 · IP 浙江浙江

刘先生今年 37 岁,发现 2 型糖尿病 2 年,从未进行过眼底检查,近两个月出现视物模糊,来眼科就诊。眼科查体:矫正视力:右 0.1 左 0.2,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右眼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前出血,双眼网膜散在点片状出血。

img
img

黄斑 OCT 提示双眼黄斑水肿

img

造影双眼均有新生血管形成

img

患者为双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我们为患者制定了如下治疗方案:双眼完成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并进行了三次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同时辅以七叶皂苷钠口服,减轻黄斑水肿。经过治疗患者黄斑水肿减轻,视力提升至右眼 0.5 左眼 0.6,情况稳定。

img

那么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可以影响全身多个器官,眼睛、肾脏、心脏等,都可以出现并发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发病人群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患者为青壮年发病,因此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出现年轻化的趋势[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部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患者的视力,严重者会影响其正常生活,而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前年轻化,家庭及社会主要劳动力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将会加重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见症状有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视物遮挡、甚至失明………

糖网病变轻微时, 视力损伤通常不明显,可稍有视物模糊;病情加重时,会出现视网膜出血,眼前有黑影飘动;若合并黄斑水肿会出现视物模糊、扭曲;晚期:黑影增多、增厚,最终失明;发展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程度患者不但会出现失明,还会因为眼压升高伴随眼胀、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发展到视网膜脱离的程度,长期低眼压还会导致眼球萎缩变小。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img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三、常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且要规范化治疗,保留有效视力。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眼底,常用眼科检查有:眼科常规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散瞳查眼底)、.眼底照相、OCT、眼底造影、眼部彩超等。

1. 眼科常规检查:视力:可以最直接的反应患者病变对视功能的影响。

眼压:常用为非接触眼压计,无创,可以了解是否合并青光眼。裂隙灯:可以观察是否存在虹膜新生血管、前房炎症等,可以观察是否存在散瞳禁忌。散瞳查眼底:放大瞳孔后应用眼底镜检查眼底,可以观察更广泛的眼底范围,避免遗漏病变。

2. 眼底照相:分为后极眼底照相及广角眼底照相,无创,可以更直观观察眼底情况,记录眼底病变,方便随访。

3.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通过 OCT 检查黄斑水肿情况,做为诊断和治疗标准;OCT 检查安全、无创,可以随访病情变化。

img
img

4. 眼底造影:其基本原理是将某种能够发出荧光的物质(如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者静脉内,循环至眼底血管中,用激发光来产生荧光;利用配有特殊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及时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可以更清楚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并指导视网膜激光治疗。

5. 眼部彩超:对于眼底出血严重,无法清楚观察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眼部彩超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增殖牵拉或视网膜脱离,帮助评估病变严重程度。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其中非增生期分为轻中重三期[2]

img

增殖期: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增殖膜、牵拉视网膜脱离等。

 

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

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影响患者视力的主要原因。

1. 黄斑水肿:眼睛比做照相机,视网膜是这台相机的感光元件,位于眼底的最内侧,黄斑是感光元件密度最高的位置,视网膜 80% 的视力来自黄斑。如果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发生病变,那么视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常伴有视物变形。黄斑水肿主要依靠 OCT 检查。

2. 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腔,患者会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物模糊等,积血多的患者需要进行眼部彩超,除外视网膜脱离。

3. 视网膜脱离:增殖期增殖膜形成,增殖牵拉,或裂孔形成,导致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力下降程度跟网脱位置及范围有关。

4.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为难治性青光眼,因眼底病变较重,致使新生血管阻塞房角(排水通路),致使眼内液体不能排除,导致液体聚积,眼压升高,视功能丧失。预后差,大部分患者视功能不能改善。

 

六、治疗

1. 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以视网膜激光光凝为主,对于部分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如视功能影响较小,也可考虑视网膜激光光凝。

视网膜激光光凝主要原理:通过光的热效应,对视网膜进行光凝,使组织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阻止反复眼底出血,抑制新生血管因子的生长,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况,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达到治疗目的。全视网膜光凝一般分三至四次完成。激光并不能提高视力,并可导致视野缺损。激光主要目的为控制病变进展,尽量保留有效视力,激光操作时患者可能会有疼痛感,为正常反应。

2. 黄斑水肿的治疗:黄斑水肿为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为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黄斑水肿的治疗至关重要。常用治疗方法:抗 VEGF 药物眼内注射、激光治疗、激素治疗。

抗 VEGF 药物眼内注射:常用药物: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可有效减轻黄斑水肿,但黄斑水肿不能根治,易复发,故抗 VEGF 治疗需规范治疗。目前常用治疗方案为:3+PRN 方案[3、4]。即前三个月每月进行一次玻璃体腔注射抗 VEGF 药物,后定期复查,如黄斑水肿复发,则继续注射。

对于抗 VEGF 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考虑玻璃体腔注射激素类药物,或联合激素类药物。

黄斑水肿的患者可联合口服七叶皂苷钠,促进黄斑水肿吸收。

3. 不吸收的玻璃体积血、增殖期糖网的纤维增生膜、视网膜前出血、视网膜脱离、牵拉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合并虹膜新生血管等,可考虑行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切除可清除玻璃体积血,剥除增殖膜,促进视网膜复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视网膜光凝,控制病情发展。玻璃体切除术中根据视网膜情况眼内可填充灌注液、气体或硅油。病情较重者往往需要填充硅油。

4.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如视功能已丧失,可考虑睫状体光凝术,光凝睫状突,使眼内液体(房水)生成减少,控制眼压,缓解症状。

 

七、筛查及随访

1 型糖尿病:12 岁之前发病者,自 12 岁起每年筛查;12 岁之后发病者,起病 5 年内筛查,之后应每年随诊 1 次。2 型糖尿病:应在确诊时开始筛查眼底病变,每年随诊 1 次。对于在怀孕前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妊娠),应在妊娠或第 1 次产检时筛查,妊娠后每 3 个月筛查,产后 1 年时筛查[5]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至少每 1~2 年复查 1 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轻度患者每 6~12 个月复查 1 次;中度患者每 3~6 个月复查 1 次;重度患者随访频率应 <3 个月;增殖期患者随访频率可考虑 1 个月[5]。合并有黄斑水肿的患者随访频率应增加。复查时需进行视力、眼压、眼底检查,根据病情需要需进行眼底照相、OCT、眼底造影等检查。

总之糖尿病患者需时刻关注自己的眼健康,及时诊治,以免延误治疗,丧失最佳治疗时机。此外对于糖尿病视网膜患者不仅需要针对眼睛治疗,最关键的是控制好血糖,还要控制好血压、血脂等,按时按量服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清淡饮食、戒烟、戒酒[6]


专家简介

img

参考文献:

1. Sun H , Saeedi P , Karuranga S ,et al. IDF diabetes atlas: global, regional and country-level diabetes prevalence estimates for 2021 and projections for 2045[J/O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2,183:109119[2021-12-06].

2.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J].中华眼科杂志, 2014,50(11):851-865.

3. Ishibashi T , Li X , Koh A ,et al. The reveal study: ranibizumab monotherapy or combined with laser versus laser monotherapy in Asia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macular edema[J]. Ophthalmology, 2015,122(7):1402-1415.

4. Massin P , Bandello F , Garweg JG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anibizumab in diabetic macular edema (RESOLVE Study): a 12-month, randomized, controlled, double-masked, multicenter phase Ⅱ study[J]. Diabetes Care, 2010,33(11):2399-2405.

5.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3,39(02):99-124.

6.Solomon SD , Chew E , Duh EJ ,et al. Diabetic retinopathy: a position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J]. Diabetes Care, 2017,40(3):412-418.

糖尿病视网膜病 (51)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4-02 · 浏览 1643

回复4 5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