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罗沙司他领衔,个体化治疗护航—— 2023 版 DKD 肾性贫血共识要点解读

发布于 04-02 · 浏览 1157 · IP 浙江浙江

引言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DKD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约 20%-50% 的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 DKD,其病理特征包括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性下降,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DKD 患者常合并肾性贫血,其特点为发病更早、贫血程度更重、纠正更困难,且与心血管疾病(CVD)、肾功能恶化及微血管并发症风险显著相关[1]

鉴于 DKD 患者常并发贫血,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以肾脏病专家为主体,联合其他多科室专家组共同撰写了《糖尿病肾脏疾病肾性贫血认识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 年版)》(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对 DKD 患者贫血特点、危害及相关机制、贫血筛查、贫血纠正启动时机、药物选择与注意事项等问题提出了诊疗建议。本文就该共识的部分重点内容进行解读[1]

img

DKD 贫血特点、危害与发病机制

· 贫血特点

DKD 贫血共识指出,DKD 贫血异于非 DKD(NDKD)贫血的特点是贫血发生更早、患病率更高;此外,DKD 贫血程度更重、纠正更难[1]。在所有 CKD 患者中,相比 NDKD 而言,DKD 患者更容易发生贫血。DKD 患者贫血的病因是多因素的,除肾脏疾病外,还包括炎症、营养缺乏、伴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和激素变化等。DKD 患者甲状腺功能障碍也可能导致患者贫血[2]

· 危害

DKD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合并贫血后更加重其负面影响。DKD 合并贫血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疲乏、头晕、体能下降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也是加速肾功能减退、心脑血管等多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国内一项研究发现 T2DM 贫血患者发生 DKD 的风险是非贫血患者的 6 倍[1]。另有研究表明,肾性贫血可显著增加非透析 CKD(NDD-CKD)患者初始透析、紧急住院、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周围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及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DKD 也可增加患者 CVD 的发生风险,特别是合并贫血时 CVD 发生的风险更高[1]

· 发病机制

DKD 贫血发病机制与 NDKD 类似,两者均与肾功能减退、肾脏纤维化、营养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尿毒症毒素、失血、感染有关;但 DKD 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缺乏和抵抗、铁缺乏、微炎症状态、降糖药物、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更为密切[1]


DKD 贫血的筛查、启动时机与治疗目标

· 筛查

DKD 贫血的筛查与 NDKD-CKD 基本相似,但需在肾功能损伤早期即开始。共识推荐所有 DKD 患者初次就诊时,进行贫血筛查,G1、G2 期患者存在贫血症状时应进行贫血评估,G3a、G3b 期每 2~3 个月至少评估 1 次,G4、G5 期每 1~2 个月至少评估 1 次(表 1)。对于 DKD 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建议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酌情定期监测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总铁结合力、叶酸和维生素 B12;对难以纠正的 DKD 贫血患者,建议进行系统检查,以查明贫血病因[1]

表1 DKD不同分期患者的贫血筛查频率

img

· 启动时机

既往研究显示,伴有贫血的 DKD 患者肾功能恶化速度较非贫血患者快,且透析开始的平均时间也比非贫血者短[2]。DKD 贫血共识推荐 DKD 患者 Hb<100 g/L 时即可启动贫血治疗,建议对 Hb<110 g/L 的 DKD 患者进行充分评估,可酌情考虑启动贫血治疗[1]

· 治疗目标

DKD 贫血共识推荐 DKD 患者贫血治疗的目标为 Hb ≥ 110 g/L,但不超过 130 g/L,同时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个体化 Hb 目标值。另外建议 DKD 患者贫血治疗后 Hb 增长速度控制在每月 10~20 g/L[1]


DKD 贫血的药物治疗

DKD 贫血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 PHI)类药物、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铁剂以及输血治疗[1]。其中 HIF-PHI 是新近发现的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的药物,能可逆地结合并抑制脯氨酰羟化酶(PHD),防止低氧诱导因子(HIF)泛素化降解,维持 HIF 水平,从而调控下游 EPO 启动子活性以及 EPO 受体和铁代谢相关分子转录表达,纠正贫血。另外,HIF-PHI 似乎对铁的吸收和动员等均有良好效果,可降低静脉补铁的成本和毒性[1]。DKD 贫血共识基于罗沙司他丰富的临床研究数据对其进行了推荐。

· HIF-PHI 类药物[1]

a) 研究循证:

罗沙司他治疗 CKD 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已得到国内外研究认可。我国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罗沙司他可有效提高 CKD(含 DKD)肾性贫血患者 Hb 水平(图 1),改善铁代谢。罗沙司他 III 期研究纳入了 4277 例 NDD-CKD 贫血患者,其中 2433 例为 DKD 患者,结果显示罗沙司他可使患者 Hb 水平明显提高。另一项纳入 105 例 DKD 与 96 例 NDKD 肾性贫血患者经罗沙司他治疗的研究发现两组贫血治疗的获益相似。

img

图1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

由于 DKD 贫血患者常合并铁代谢紊乱与微炎症。对此,有研究表明,与 ESA 相比,罗沙司他可提高患者 Hb 水平,改善铁代谢,且其剂量需求较少受到微炎症状态及 C 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另外,部分 ESA 低反应或 EPO 抗体阳性导致的难治性 DKD 贫血患者经罗沙司他治疗后均可得到改善。

b) 推荐意见:

✔ 推荐使用 HIF-PHI(以罗沙司他为代表)治疗 DKD 肾性贫血;

✔ 推荐 DKD 贫血患者如合并微炎症状态、感染等或 ESA 抵抗,首选罗沙司他治疗;

✔ 推荐罗沙司他起始剂量按患者公斤体重计算,参考罗沙司他说明书,根据患者个体化因素酌情调整起始剂量;

✔ 在使用罗沙司他过程中,建议及时监测 Hb 水平与铁代谢状态,并酌情调整其剂量,避免 Hb 升高过快,同时注意监测血压、观察消化道反应、防止血栓形成。

· 其他治疗药物[1]

DKD 贫血共识推荐 ESA 用于纠正 DKD 肾性贫血,建议尽早启动 ESA 治疗。但铁缺乏未纠正前不宜给予 ESA 治疗;对于 DKD 患者伴相对性铁缺乏,共识建议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给予铁剂治疗。另外,DKD 严重贫血的患者若 Hb 低于 60 g/L,出现明显贫血症状、心力衰竭,以及急需有创检查、手术等应急状态,共识建议可在权衡利弊后予以输血治疗。


DKD 贫血治疗的注意事项

由于 DKD 患者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如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这些因素也是导致或加重 DKD 贫血的原因。因此共识提出在开始 DKD 贫血治疗前,应尽量排除其他非肾脏病因所致的贫血。可酌情考虑进行血液学、骨髓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等系统性检查,尤其是贫血难以纠正的 DKD 患者,更应查明贫血病因并及时纠正[3]。此外,在纠正 DKD 贫血的治疗过程中还应考虑降糖药物对 Hb 水平的影响,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因此,建议对长期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每年进行血清维生素 B12 的筛查,以便及时纠正[1,3]


小结

本共识的发布,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明确方向。糖尿病肾脏疾病(DKD)肾性贫血较慢性肾脏病(CKD)贫血发生更早、程度更重且更难纠正,显著加速肾功能恶化,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并加重视网膜与周围神经病变。其机制以 EPO 不足/抵抗、铁缺乏及微炎症为核心,同时受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及自身免疫异常影响。共识强调早筛早治,推荐 Hb<100 g/L 启动治疗,Hb<110 g/L 需综合评估干预。由于以罗沙司他为代表的 HIF-PHI 类药物口服便捷、治疗靶点较多、安全有效,可改善铁代谢失衡,疗效较少受微炎症及 ESA 抵抗的影响,因此建议在 DKD 患者贫血治疗中作为首选。另外,治疗中需个体化控制 Hb 目标(110-130 g/L)及升高速率,精准区分铁缺乏类型,并对难治性病例全面排查病因。严重贫血者需权衡输血利弊,拟行肾移植患者应避免输血以降低排斥风险。


专家点评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合作专家:杨彦芳教授、汤 荟教授、梁绍钦教授


参考文献

1.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肾脏疾病贫血共识专家组.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3,39(3):229-244.

2. 王伟铭. 内科理论与实践,2023,18(3):137-140.

3. 孙丽雅,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9):725-729.

4. 史家安.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6):122-125.

5. 李敬, 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23,42(5):305-310.

6.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24):1802-1810.

最后编辑于 04-02 · 浏览 1157

回复1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