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矢状切口分段外剥内扎术case64

发布于 04-01 · 浏览 7753 · 来自 Android · IP 四川四川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女性患者,35岁。

【主诉】:反复肛门肿物脱出5+年,加重伴疼痛2+周。

【现病史及既往史】:5+年来,患者反复出现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出症状,症状逐年加重,偶伴便血,近2+周来,患者症状加重伴疼痛,来院就诊。

【检查】:专科检测,截石位5-7点位局部可见脱出痔体组织,局部稍肿胀,11-1点位可见脱出痔体组织,指检未扪及直肠下端包块。

【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检测、肝肾功、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

【临床诊断】:混合痔。

【治疗经过及结果】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preview
此视频仅专业人士可见
去登录


总结与讨论

混合痔女性患者术后容易出现水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生理因素

1)局部解剖特点:女性肛门直肠部位的解剖结构相对特殊,其肛管相对较短,且直肠前壁较为薄弱。手术创伤后局部血液和淋巴回流更容易受到影响,导致血液、淋巴液在局部淤积,进而引发水肿。

2)经期影响:月经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盆腔会处于充血状态,这会使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回流阻力增加。若此时进行混合痔手术或处于术后恢复阶段,会进一步加重局部血液淤积的情况,从而促使水肿发生。

2.手术相关因素

1)手术操作:切除组织过多,如果在手术中切除的痔组织范围过大、过深,会对周围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破坏局部的血管和淋巴管,影响血液及淋巴液的正常回流,引起水肿。

2)切口设计不合理:切口位置、大小、数量等设计不当,比如切口过于靠近齿线或切口之间皮桥保留过窄等,都可能导致局部淋巴回流受阻,造成皮桥水肿。

3)结扎不当:手术中对痔核的结扎过紧,会阻碍被结扎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随后在恢复过程中又容易引起炎症反应和血液回流障碍,引发水肿;而结扎过松则可能导致痔核脱落时出血,形成局部血肿,进而诱发水肿。

3.术后护理因素

1)排便情况:便秘,术后女性患者如果发生便秘,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在用力排便过程中,会使腹压急剧升高,肛门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同时干硬的粪便还可能会摩擦、挤压手术创面,加重局部组织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水肿。

2)腹泻:频繁的腹泻会使肛门频繁受到粪便的刺激,导致肛门括约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也容易引起水肿。

3)坐浴不当:术后坐浴是常用的护理措施,但如果坐浴的水温过高或过低、坐浴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水温过高可能会烫伤局部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加重水肿;水温过低则达不到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坐浴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局部组织长时间浸泡,变得松软脆弱,增加水肿风险;时间过短则起不到应有的清洁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3)活动情况:术后缺乏适当的活动,长时间卧床或久坐,会使身体血液循环减慢,尤其是会影响到肛门直肠部位的血液回流,导致血液淤积在局部,引发水肿。但过度活动,如过早进行剧烈运动,又可能会因摩擦、牵拉手术创面等,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加重,同样也可能诱发水肿。

3.心理因素

女性患者在术后可能因担心手术效果、疼痛等而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些情绪会引起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间接增加水肿的发生可能性。

采用矢状位切口分段剥内扎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术后前侧水肿问题。

内外混合痔 (232)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4-01 · 浏览 7753

18 27 16
同行评议 3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5.0
成功收录
视频效果5.0
临床实用性5.0
操作规范流畅5.0
学术价值5.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