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食人肉菌之创伤弧菌断臂求生

发布于 03-29 · 浏览 1.1 万 · 来自 iOS · IP 浙江浙江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郑某某,80岁,男

【主诉】:外伤后右手肿痛1天

【现病史及既往史】:1天前患者洗抽油烟机不慎划伤右手,当时未在意,自行消毒处理。今日出现局部红肿和疼痛症状,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急诊就诊,经我科会诊后于2024年10月21日以右手皮肤感染收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检查】:右手软组织红肿、疼痛,第二至第四掌指关节血泡形成,手指屈曲,屈伸活动受限,末梢感觉麻木

img


img


img


【临床诊断】:右手坏死性筋膜炎,高血压

【治疗经过及结果】:入院完善检查后2024年10月21日急诊行右手筋膜切开引流术,给予舒普森联合多西环素药物治疗。翌日出现红肿进行性扩散,2024年10月22行右上肢筋膜切开引流手术,继续抗炎支持治疗,术后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病情进展迅速,若不截肢可能危及生命,多学科会诊后于2024年10月24日行右上臂截肢术,术后感染情况改善。2024年10月28日发生急性脑梗转入神经内科治疗,好转出院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总结与讨论

“食人肉菌”并非某一种特定细菌,而是媒体对一类可能引发**坏死性筋膜炎**(一种快速破坏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的严重感染)的细菌的俗称。这类感染进展迅猛,可能导致组织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病原体:

1. A组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是最常见病因,通过皮肤伤口或手术切口入侵。

2. 创伤弧菌是常见于温暖海水或生海鲜中,伤口接触海水或食用未煮熟海鲜可能感染。

3. 产气荚膜梭菌多与深部伤口感染相关,可能产生气体导致组织肿胀。

4. 其他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也可能参与混合感染。

感染途径

1、皮肤破损接触病原体:如割伤、烧伤、手术切口接触污染源(如海水、生海鲜)。

2、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肝病、癌症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风险更高。

临床表现

早期:局部红肿、剧烈疼痛(可能超过可见的皮肤症状)、发热、寒战。

进展期:皮肤出现紫斑、水疱或坏死,可能散发腐臭味;伴随高烧、低血压、意识模糊等全身中毒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培养、伤口分泌物培养(需特殊培养基,如TCBS琼脂)。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或降低)、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必要时NGS检查确诊。

紧急治疗原则:24小时内启动治疗,阻断感染进展!

1.抗生素治疗:首选方案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 + 多西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3g IV q8h(根据肾功能调整) 多西环素:100mg IV/口服 q12h。

替代方案: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 + 多西环素(对头孢过敏者)。

疗程:轻症:10-14天 。坏死性筋膜炎或败血症:至少14-21天,需根据病情调整。

2. 外科清创指征:皮肤坏死、波动性肿胀、气肿或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手术要点:彻底切除坏死组织至健康出血的创面,必要时反复清创。严重肢体感染需评估截肢以挽救生命。

3. 支持治疗:液体复苏即快速补液纠正休克,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和尿量等等

4.告知风险: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败血症、器官衰竭,24-72小时内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高风险人群:避免生食海鲜(尤其牡蛎),处理海鲜戴防刺手套。 皮肤破损时禁止接触海水或未煮熟海鲜。

伤口处理:接触海水后立即用清水和肥皂冲洗,酒精或碘伏消毒。 

 出现红肿、疼痛、发热时**立即就医**,切勿自行挤压或热敷。

关键提示

时间就是生命:创伤弧菌感染进展以小时计,疑似病例需按“急危重症”处理。

多学科协作: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外科团队联合诊疗可改善预后。

坏死性筋膜炎 (108)
纠错
icon不被选择的人、重症小杨学重症 已点赞

最后编辑于 03-29 · 浏览 1.1 万

13 33 29
同行评议 3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4.3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4.8
临床实用性4.3
诊疗科学性4.0
学术价值4.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