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粘连肠梗阻术后复查
患者zhangsaiyuu,女性,24岁。8岁龄急性阑尾炎、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16岁起经常腹痛,后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反复发作,每年3~5次不等,均保守治疗缓解。2024-3-1平诊择期入住北京华信医院普外科,完成术后肠粘连精准诊疗流程,2024-3-11出院。术后正常饮食排便,体重增加,再无腹痛和肠梗阻发作,自我感觉良好。2025-3-28再次入院,进行腹腔粘连转归的认证复查。
2024-3腹膜腔三维成像资料:
平卧位

右下腹小肠襻腹壁粘连

粘连右下腹壁肠襻两端口径差异显著

去除部分影响观察之腹壁,显示粘连肠襻口径变化。
右侧腹腔图像

右下腹小肠襻腹壁粘连,为唯一发现粘连。粘连远近端肠腔口径差异显著(箭头红近黄远),提示该处粘连为梗阻责任粘连。

右下腹小肠襻腹壁粘连,为唯一发现粘连。粘连远近端肠腔口径差异显著(箭头红近黄远),提示该处粘连为梗阻责任粘连。
左侧腹腔图像

左侧腹腔形态结构正常
腹腔粘连松解术展示:

腹腔镜下肠襻腹壁悬吊粘连,红箭头标示近端肠襻,黄箭头标示远端肠襻。

粘连肠襻即将完成腹壁的松解
腹腔粘连肠管形态

视频显示肠管顺畅性基本恢复,剥离面较粗糙。

肠管剥离面浆肌层修补缝合一针
2025-3-28腹膜腔三维成像复查:
平卧位腹壁下无粘连,肠管形态正常。

腹壁下无粘连,肠管形态正常。



右侧腹腔形态正常,肠襻无扩张,无粘连梗阻征象。



左侧腹腔形态正常,注意和一年前检查细节对照。



患者初步复查结果满意,尚需腹腔镜检最终明确,充满期待,完成后补齐资料。
2025-4-3患者在全麻下腹腔镜探查,腹膜光滑,腹壁下无粘连。原粘连肠襻剥离处已愈合平复,不见缝线。肠壁局部和降结肠形成3cm长瘢痕索带粘连。予以切除。余无异常。


结论:
局限性腹腔粘连引发的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梗阻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腹膜腔三维成像能显示腹腔粘连的关键信息,筛选适宜的手术对象,引导腹腔镜手术的进行,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腹腔粘连术后远期复查,不仅能客观评价手术治疗的粘连病理转归,同时可消除潜在的隐患,有较大的实用价值,需加强宣教提倡。单纯影像检查不够充分,须是腹腔镜探查,才不遗漏重要的单纯脏性粘连。

最后编辑于 04-03 · 浏览 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