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郑魁山:挑治法治疗痔疮、颈淋巴结核等病
郑魁山(1918年~2010),河北安国人,16岁跟随父亲郑毓琳(1896~1967年)学习针灸医术,1947年考取中医师,1951年创办北京中医学会针灸研究班;1954年任华北中医实验所主治医师,1955年合并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受聘于政务院医务室,为中央首长诊疗,并给外国专家班、国际班任教;1970年下放到甘肃成县医院,1982年调入甘肃中医学院,主持筹建针灸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顾问,郑氏针法研究会会长,日本后藤学园、英国东方医学院客座教授。发表学术论文66篇,著有《针灸集锦》、《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针灸补泻手法》、《郑氏针灸全集》等14部著作。
挑治
作者/郑魁山
本法是在病人的一定部位皮肤上,用粗针或三棱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1.挑治痔疮
要寻找痔点。让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两手扶在椅架上,暴露背部,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寻找痔点,痔点多在第一腰椎至尾椎两侧。痔点要与毛囊炎、色素斑等鉴别。找点困难时,可用两手在患者背部摩擦,注意痔点出现。如出现三个痔点,应选择明显的1~2个进行挑治。痔点越接近中线,近于尾椎,效果越好。如找不到痔点,挑大肠俞、次髎亦可。
(1)痔点的特点:
痔点似丘疹稍突出于表皮,针帽大小,多为灰白、暗红、棕褐、浅红色等,压之不退色,有的点上还有一根毫毛。
(2)挑治的方法:
痔点确定后,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用消过毒的三棱针或粗针挑破痔点表皮,然后向内深入,可挑出白色纤维样物数十条,将其逐一挑断,挑尽为止,然后用酒精消毒贴盖消毒纱布。痔疮在炎症期效果好,无炎症时效果差。挑治后局部不要沾水,不要吃刺激性食物,避免体力劳动。如果一次不愈,隔十日再选点挑治。对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门痒都有良好效果。
2.挑治颈淋巴结核
让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两手扶在椅架上,暴露脊背,在患者背部两肩胛下角以上,脊椎两侧,可见到红色、略高于皮肤、小米粒大、指压不退色的“结核点”。右侧颈部患病在左侧找点;左侧患病在右侧找点;两侧患病在两侧找点。常规消毒后,用消过毒的三棱针刺破“结核点”表皮,挑断皮下浅层白色纤维数根。酒精消毒后贴盖消毒纱布。治疗颈部淋巴结核有效。
3.截根颈淋巴结核
让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两手扶在椅架上,暴露脊背,在患者背部的膈俞、肝俞、胆俞、胃俞、肾俞常规消毒和局麻后,用消过毒的三棱针刺入穴位的肌膜部位,用针尖划3~5次,找到感觉,出针后贴盖消毒纱布。一般一天截根1次,5对穴位,1次1对,轮换使用,10次1个疗程。治疗未化脓颈部淋巴结核有效。
4.挑治羊毛疔
让患者仰卧,在患者腹部巨阙穴附近和后背及疼痛周围找到像疹子似的红点,常规消毒后,用消过毒的三棱针挑破红点表皮,然后向内深入,可挑出一种黄白色像羊毛样的细丝数条,将其逐一挑断,然后用酒精消毒贴盖消毒纱布。治疗羊毛疔(上腹部剧痛、胃痛、干呕等)有效。
郑氏针灸针刺手法传承班


最后编辑于 03-27 · 浏览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