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O-HNS期刊 | 口腔无创神经电刺激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效果:一项系统评价

点击此处获取完整论文原文
要点:
- 口腔无创神经电刺激是指通过电刺激口腔周围神经目标性刺激舌或腭部肌肉,从而调节咽部活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方法,包括经口腔的神经电刺激和经皮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TES/TENS)。
- 本系统综述共纳入4篇研究(N=4),均采用 TES/TENS 作为干预治疗,刺激频率多采用一天两次,每次20~30 分钟(n=2),干预时间多为4周(n=2)。
- 目前关于该治疗方法的研究缺乏统一标准,受样本量、参与者年龄、干预时长及患者个体特征、结局指标等因素影响,结果差异大,疗效还需更多研究明确。
【摘要】
目的 据估计,全球30~69 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 患者人数达10亿,目前该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有研究显示神经电刺激治疗在改善呼吸紊乱指数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方面有一定作用,该系统综述旨在系统评价口腔无创神经电刺激用于治疗 OSA 的效果。
方法 系统检索 PubMed、EBSCO CINAHL Plus、EBSCO Dentistry and Oral Sciences Source 和 Wiley 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筛选相关文章。Cochrane 偏倚风险工具评估论文质量,由2名作者(MOA 和 HI)独立提取数据,出现任何分歧均通过讨论解决。提取的参数包括研究设计、干预组和对照组人数、干预和对照疗法、研究对象特征、治疗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
结果 最终共纳入4项研究(3项为RCT研究),包含154名受试者。结果显示,经皮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后,AHI、夜间最低氧饱和度改善不显著,而觉醒指数、氧减指数有显著改善。此外,经皮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FOSQ(Functional Outcome of Sleep Questionnaire)和PSQI(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量表所反映的睡眠功能和质量。
结论 无创神经刺激为治疗轻至中度OSA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尚需开展涵盖不同人群的相关研究以评价其疗效。
引用本文:
原文2024年11月5日在线发表于《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
原文作者:巴基斯坦阿迦汗大学医学院(Muhammad Ozair Awan, Aahan Arif),英国布拉德福德教学医院耳鼻咽喉科(Mohammad Adeel),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医院耳鼻咽喉科(Shahzada Ahmed, Haissan Iftikhar)
[译者]

张纯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博士研究生
[审校]

尹国平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咽喉组组长
清华大学教研系列副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咽喉组委员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关于WJO-HNS
《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World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WJO-HNS)创刊于2015年,ISSN2095-8811,CN10-1248/R,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Wiley全球发行的OA期刊。期刊面向国内外征稿,并实行同行评议。

WJO-HNS 目前已被PubMed&PubMed Central、Web of Science、Scopus、DOAJ等国际知名检索数据库收录。
WJO-HNS拥有国际一流的编审专家队伍,来自美国、日本、瑞士、德国、比利时、新加坡、埃及等国家的37名国际编委都是各亚专业国际知名专家,48名国内编委也都是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界的著名专家。
WJO-HNS将努力成为耳鼻咽喉、口腔及颌面外科、修复外科、神经外科和头颈肿瘤学的临床专家和研究学者的重要交流平台。
最后编辑于 03-17 · 浏览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