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麻、“半麻”和局麻
以下是全麻、“半麻”和局麻的介绍:

01
全身麻醉(全麻)
全麻是通过使用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意识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的一种麻醉方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大型手术,如开胸、开腹手术,复杂的骨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等。
对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复杂程度高、需要患者完全制动且对疼痛刺激不能有任何反应的情况较为适用。
2.实施过程:
通常是通过静脉注射、吸入或两者结合的方式给予麻醉药物。
患者在麻醉后进入睡眠状态,对手术过程完全没有记忆。
3.特点:
麻醉效果全面,能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完全无痛、无知觉,且能提供良好的肌肉松弛效果,便于手术操作。
但全麻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相对较大,需要在术后进行密切地监护。

02
椎管内麻醉(常被称为“半麻”)
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阻滞脊神经的传导,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1.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下腹部及下肢的手术,如剖宫产、疝气修补术、下肢骨折手术等。
2.实施过程:
一般在患者背部进行穿刺,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
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情况,可以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单次腰麻。
3.特点:
患者在麻醉后下半身失去感觉和运动能力,但意识清醒。
相比全麻,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头痛、低血压、恶心呕吐等。

03
局部麻醉(局麻)
局部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局部的神经末梢传导阻滞,从而达到局部无痛的目的。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些小型手术或操作,如体表肿物切除、拔牙、清创缝合等。
2.实施过程:
通常是将麻醉药直接注射到手术部位周围的组织中。
3.特点:
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极小。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能够与医生进行交流,但麻醉范围有限,只适用于局部小范围的手术。
最后编辑于 03-16 · 浏览 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