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是肌无力吗?
一、什么是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由肌肉不自主间歇或持续性收缩所导致的异常重复运动和(或)异常姿势的运动障碍疾病,常表现为一些怪异姿势或异常的运动,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肌无力。

肌张力障碍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多与遗传有关,常为散发。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指有明确病因的肌张力障碍,见于感染(脑炎后)、变性病(肝豆状核变性、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中毒(一氧化碳)、代谢障碍(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脑血管病、外伤、肿瘤、药物(左旋多巴)等。
1
二、哪些症状可能是出现了肌张力障碍?
比如,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出现了不能控制的运动,尤其是头部及肢体,可能因为随意运动而出现或加重,睡眠时可能减轻或消失;或者身体某些部位反复循环出现异常动作或表情姿势。

肌张力障碍有哪些常见临床类型?
肌张力障碍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扭转痉挛
扭转痉挛为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最具特征性的是以躯干为轴的扭转或螺旋样运动。扭转痉挛在各年龄均可发病。扭转痉挛的初期表现可为局部灶型肌张力障碍,以扭转运动和姿势异常为主,以后波及全身。如累及下肢,可出现足内翻,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累及颈肌可出现痉挛性斜颈;累及面肌出现挤眉弄眼、牵嘴歪舌、舌伸缩扭动等。
梅杰氏(Meige)综合征
梅杰氏综合征是一种头面部的肌张力障碍,包括眼睑痉挛和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梅杰氏综合征初期可表现为眼睑刺激感、眼干、畏光、眨眼比较频繁,后来可逐步发展为不自主的眼睑闭合,同时可以伴有不自主的咧嘴、张口闭口、缩唇、呲牙、伸舌扭舌,严重者可因上述动作频繁而出现下颌脱臼,牙齿磨损,以至于影响患者的发声和吞咽。
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是颈部肌张力障碍,早期常为阵发性头向一侧转动或前倾、后仰,后期可发展至持续性的斜颈,导致头位固定。

手足徐动症
手足徐动症特点为肢体远端出现缓慢弯曲的蠕动样不自主运动,如蚯蚓爬行的扭转样蠕动。

书写痉挛和其他职业性痉挛
常是由于职业因素长期从事手部精细动作,从而导致手部肌肉痉挛,在书写、弹钢琴、弹吉他、打字等职业动作时手和前臂出现的肌张力障碍和异常姿势的一种症状群,患者常常不得不用另一只手代替,而做与此无关的其他动作时则正常。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又称伴有明显昼间波动的遗传性肌张力障碍,多起病于儿童期。起病缓慢,通常首发于下肢,表现为肌张力障碍样异常姿势或步态,步态表现为腿僵直,足屈曲或外翻,严重者可累及颈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特征为“晨轻暮重”,一般在早晨或午后症状轻微,运动后或晚间加重,可突然出现不能行走、倒地,或站起时机体不自主的运动。
发作性运动障碍
表现为突然出现且反复发作的运动障碍(可有肌张力障碍型或舞蹈手足徐动症型),发作间期正常。可出现在突然从静止到运动或改变运动形式时;或长时间运动后;或饮用酒、茶、咖啡或饥饿、疲劳时;或睡眠中出现。
除了以上几种临床类型以外,肌张力障碍还存在其他相对少见的类型,需要临床进一步区分。
三、肌张力障碍如何治疗?
治疗措施有药物、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和外科治疗。对局灶型或节段型肌张力障碍首选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对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宜采用口服药物加选择性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药物或A型肉毒素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外科治疗。对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需同时治疗原发病。
四、肌张力障碍可以治愈吗?
目前临床无法实现完全治愈,不同肌张力障碍类型预后不尽相同,患者可以通过有效治疗,长期改善运动症状,恢复正常学习和生活,改善生活质量。针对有遗传背景的疾病,预防尤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等。
肌张力障碍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肌无力,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最后编辑于 03-15 · 浏览 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