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正丰老师对于外科医生手术质量因素的分析

作为医生,当然希望自己的手术质量达到最高。那么,影响外科医生手术质量的个人因素有哪些呢?
1.影响因素。我认为影响外科医生手术质量的个人因素主要有5方面:动手能力、知识量(阅读量)、性格、智商和年龄。动手能力,或者叫做手巧,这是一种天赋,我想没有人能否认天才的存在。外科医生需要严谨的性格,整个外科训练几乎都是一个严谨的训练,是对外科医生性格的重塑。知识量,或者叫做阅读量,是对手术本质和技巧的理解,我认为是手术质量的第一要素。智商决定了手术本质理解速度和深度。年龄决定了每一个人的精力和注意力,对手术质量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2.外科医生手术质量的分期。任何一个外科医生的手术质量都可以分为3个时期:学习期、平稳期、下降期。如果以手术量为横坐标、手术质量为纵坐标,三条直线可以用不同的y=kx+b公式来表示学习期、平稳期、下降期。学习期的k值最大,平稳期的k值为零或很小的正数,下降期的k值为负数。每个医生手术质量的学习期、平稳期和下降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俗手的学习期的病例数较多、手术质量的最高水平(极限)较低、达到个人手术质量最高水平后的平稳期一般不会再长进(k值为零)。高手的学习期(k值较大)、个人手术极限和平稳期的水平都明显强于俗手。值得注意的是,大师不但学习期后的最高水平高于俗手和高手,在平稳期也不是完全的不长进,而是有缓慢的上升(k值为正数),这实际上是一种手术的改进或创新。上述各种个人因素几乎都可以影响到每个时期,但每个时期有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3.学习期主要与动手能力和知识量相关。手术学习期是学习已经成熟手术的过程,主要包括2个方面,对手术的理解和操作技巧。手术的理解主要与知识量有关,如果对该手术相关的理论掌握透彻,对手术每一步的技巧和难点会提前预知,学习速度自然会很快。动手能力强,会明显减少掌握技巧的时间。我在二年级住院医生时带过一个实习生,急诊时我刚教会他缝合,他吻合腕部肌腱和血管的速度和质量就超过我了,让我汗颜不已。另外,我观察到60后外科医生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动手能力似乎强于城里出生的人。
4.手术质量的个人极限与知识量和性格相关。通过上升较快的学习期后,会达到学习期的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对手术本质的理解和执行,知识量决定了手术本质的理解,而性格与手术的执行有很大关系。那些有广博专业知识、通晓最新治疗进展的医生肯定对手术的理解深刻。即使外科医生经过严格的性格训练,但遗憾的是,每到关键的时候,人的性格(本性)就会显露出来,如很多医生做事粗糙、或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或特别一根筋固执、或轻易冒险,这些弱点毫无疑问会影响手术质量。有多少医生术前计划脊柱肿瘤整块切除术(TES术),而在遇到困难后而改变成了大块切除术。
5.平稳期与智商和知识量相关。大多数外科医生达到了个人手术质量极限后,很难再有长进,手术也就成为了常规工作(routine work),常发生在40s-50s年龄段,这其实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尽管我个人一直认为智商在做医生中并不非常重要,但高智商可在手术平稳期还获得一个增长(k值为正数),也就是说,对手术的理解超过教科书或文献,有一定改进(modified)或创新(renovation)。当然,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量之上,换句话说,阅读量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6.下降期与年龄相关。没有人能抗拒岁月这个最公平的恶意,当精力和注意力下降,手术质量下降,这是最不需要智商的判断。所以,那些超龄的刀霸,最终会是一个笑话,不论你是大师还是院士。
7.总结。从上可以看出,唯有知识量与学习期、极限、平稳期相关,而且唯有此因素是医生通过努力可改变的后天因素,而智商、动手能力、性格其他几乎都为先天因素。因此,作为医生,没有不继续学习和努力的理由;作为病人,也可以作为寻找合适医生的一个根据。
手术快与好的关系是:在手术好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手术快。其实,这是一句最不需要智商的总结,但做到这点,需要外科理论、核心技术和手术技巧的长期综合训练。
最后编辑于 03-13 · 浏览 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