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别只知道 ESA、铁剂,这部指南改变治疗格局
贫血是肾脏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可导致肾脏疾病进展、终末期肾脏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国内外权威指南均强调应关注 CKD 患者的贫血情况、及时进行治疗[1]。肾性贫血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的红细胞生成素(EPO)绝对或相对生成不足,以及尿毒症毒素影响红细胞生成及其寿命而发生的贫血,是 CKD 贫血的重要类型。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是肾性贫血的常规方案,使用铁剂纠正铁缺乏是肾性贫血关键治疗措施,此外新型药物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也在肾性贫血的治疗中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1]。
2021 年发布的《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实践指南」)首次将 HIF-PHI 写入,结合新的循证证据进一步完善了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案,为肾性贫血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指导,现整理主要内容。
1.肾性贫血的诊断
实践指南指出,贫血既是肾脏疾病重要的并发症,也是常见的合并疾病,因此建议通过系统检查除外合并的贫血疾病后,才能确诊肾性贫血。此外,指南推荐肾性贫血患者,应进行系统检查,明确非肾性贫血的病因,并进一步诊断加重贫血的危险因素。
1.1 排除肾性贫血之外的贫血性疾病
通过临床特征以及血常规、血细胞形态、血生化等相关检查结果,除外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以及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液系统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的贫血后,才能诊断肾性贫血。
1.2 明确加重肾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诊断为肾性贫血后,应进一步筛查是否存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炎症状态、营养不良以及透析不充分等加重肾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2.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案:ESA、铁剂和 HIF-PHI
实践指南指出,肾性贫血治疗涉及 ESA、铁、营养状态以及透析充分性等多方面,并强调应用 ESA 补充 EPO 或者通过 HIF‐PHI 调控内源性 EPO 是肾性贫血治疗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肾性贫血治疗的 Hb 靶目标为 Hb ≥ 110 g/L,但不超过 130 g/L。
2.1 ESA 治疗
ESA 分为 rHuEPO(第一代)、达依泊汀 α(第二代)、CERA(第三代,即甲氧聚二醇重组人 EPO)三种类型,均可有效治疗肾性贫血。实践指南对 ESA 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给出了建议:
- 治疗前评估:治疗前应尽可能纠正铁缺乏或炎症状态等加重肾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并权衡 ESA 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既往存在脑卒中、恶性肿瘤病史或活动性肿瘤患者应仔细评估肿瘤进展、脑卒中再发风险,谨慎使用 ESA。
- 适用及不适用人群:纠正绝对铁缺乏后 Hb < 100 g/L 的患者,给予 ESA 治疗;不建议 Hb ≥ 100 g/L 的非透析 CKD 患者开始 ESA 治疗;尽量避免血液透析患者 Hb < 90 g/L 时才开始使用 ESA 治疗。
- 初始剂量:rHuEPO 每周 50~150 U/kg,分 1~3 次给药;达依泊汀 α 0.45 μg/kg,每 1~2 周给药 1 次;CERA 0.6 μg/kg,每 2~4 周给药 1 次。
- 剂量调整:若每月 Hb 增长速度 > 20 g/L,应减少 ESA 剂量的 25%~50%;若每月 Hb 增长速度 < 10 g/L,应将 ESA 的剂量每次增加 20 U/kg,每周 3 次。
- 减量和停药:ESA 治疗期间,Hb 达到 115 g/L 时,将 ESA 剂量减少 25%;Hb 升高且接近 130 g/L 时,暂停 ESA 治疗,并监测 Hb 变化,Hb 开始下降时将 ESA 剂量降低约 25% 后重新给药;Hb 达标时,推荐减量而非停药,除非出现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疑似或诊断抗 EPO 抗体诱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者应停止 ESA 治疗。
2.2 铁剂治疗
实践指南指出,如果机体存在铁缺乏,即使 EPO 充足肾性贫血也难以纠正,因此纠正铁缺乏是肾性贫血关键治疗措施。CKD 患者铁缺乏类型分为绝对铁缺乏和功能性铁缺乏,对于存在绝对铁缺乏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 ESA 治疗,均应给予铁剂治疗;对于功能性铁缺乏的患者,则应在权衡治疗获益与风险后决定是否给予铁剂治疗。
需注意,过度铁剂治疗可引起机体铁代谢正平衡甚至铁超载,满足以下任何一项铁超载标准应停止铁剂治疗:SF > 800 μg/L 和 TSAT > 50%;低色素红细胞百分比(HRC%)< 10% 和(或)CHr > 33pg/红细胞或 sTfR < 1000 μg/L。
2.3 HIF-PHI 治疗
HIF‐PHI 是一种小分子口服药物,可通过促进机体内源性生理浓度的 EPO 生成及其受体的表达,促进与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同时降低铁调素水平,综合调控机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实践指南指出,HIF-PHI 有效治疗肾性贫血,包括非透析与透析 CKD 患者,口服治疗可增加非透析 CKD 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便利性。罗沙司他是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全球第一个 HIF‐PHI 类药物,为肾性贫血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 治疗时机:实践指南发布时尚无针对 HIF‐PHI 起始治疗时机的研究,参考罗沙司他临床试验及结合 ESA 治疗时机,建议 HIF‐PHI 类药物治疗时机为 Hb<100 g/L。
- 起始剂量:透析 CKD 贫血患者为每次 70 mg(45 ~< 60 kg)或 100 mg(≥ 60 kg),非透析 CKD 贫血患者为每次 50 mg(40 ~< 60 kg)或 70 mg(≥ 60 kg),口服给药,每周 3 次。实际临床中,可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例如对于非透析 CKD5 期贫血患者,起始剂量可考虑上调为 70 mg(40 ~< 60 kg)或 100 mg(≥ 60 kg)每周口服 3 次 [2]。
- 剂量调整:建议起始治疗阶段每 2 周进行 1 次 Hb 检测;根据患者当前的 Hb 水平及过去 4 周内 Hb 的变化,每 4 周进行 1 次剂量阶梯调整(剂量阶梯包括 20、40、50、70、100、120、150、200 mg),具体方法见下表:

- 不良反应:发生率 >5% 的不良事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高钾血症、外周水肿、代谢性酸中毒、恶心、虚弱及转氨酶异常,药物安全性尚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受试者应用后以确定。
- 注意事项:Hb 水平过高可能增加血栓栓塞、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应注意将 Hb 控制在靶目标范围内;对于重度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治疗需在仔细评估患者的风险和获益后进行;运动员慎用;罗沙司他与他汀类药物合用时,应考虑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并密切监测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与碳酸司维拉姆、醋酸钙联用时,使用前后应至少间隔 1 小时再服用罗沙司他。
- 特殊人群:
- 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研究提示 HIF‐PHI 对缺血性肾脏疾病的保护作用与其上调糖原合成有关,因此实践指南建议开展 HIF‐PHI 预防和治疗 AKI 以及 AKI 合并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 治疗低反应性患者:实践指南提到,在中国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 ESA 抵抗(接受稳定剂量 ESA 治疗但 Hb<100 g/L)人群中,罗沙司他治疗 26 周后 94.4% 的患者 Hb ≥ 100 g/L,83.3% 的患者达到 Hb ≥ 110 g/L,提示 ESA 低反应性的患者可酌情考虑 HIF-PHI 治疗。
- 炎症性贫血:炎症性贫血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最常见的贫血原因之一,实践指南指出,除治疗其原发基础疾病外,新的治疗策略例如使用 HIF‐PHI 下调铁调素,提高铁的利用率,可用于炎症性贫血的治疗。
3.肾性贫血低反应性及其处理
肾性贫血治疗低反应是指合适剂量的 ESA 或 HIF‐PHI 治疗后,不能达到和(或)稳定维持 Hb 靶目标。实践指南根据其原因给出了处理方案:
纠正铁缺乏:对于存在绝对铁缺乏的患者,可经静脉或口服铁剂治疗;对于 SF 500~800 μg/L、存在功能性铁缺乏的患者,可尝试 HIF‐PHI 治疗以提高铁剂的利用。
改善 ESA 低反应性:对于 ESA 低反应性患者,不应简单增加 ESA 剂量,应评估 ESA 低反应性的类型,筛查潜在病因,针对特定病因进行治疗。对处理病因后仍存在 ESA 低反应性的患者,建议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评估 Hb 下降、继续 ESA 治疗和输血治疗的风险。
其他:注意纠正炎症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治疗脾功能亢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抗 EPO 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患者应患者应停止 ESA 治疗。
专家点评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合作专家:陈 雷教授、吴桂艳教授、牛 凯教授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肾性贫血指南工作组.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20):1463-1502
[2]罗沙司他胶囊说明书
[3]孙雪峰. 《中国肾性贫血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 41(9):785-788
[4]Provenzano R, Szczech L, Leong R, et al. Efficacy and Cardiovascular Safety of Roxadustat for Treatment of Anemia in Patients with Non-Dialysis-Dependent CKD: Pooled Results of Thre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21 Aug;16(8):1190-1200. doi: 10.2215/CJN.16191020.
[5]Chen J, Shou X, Xu Y, et al. A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prolyl-hydroxylase inhibitors in dialysi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ging (Albany NY). 2023 Mar 27;15(6):2237-2274. doi: 10.18632/aging.204611.
最后编辑于 03-13 · 浏览 1205